抗战大后方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以西康省为视角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18 07:24
本文关键词:抗战大后方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以西康省为视角的考察
【摘要】:抗战时期,经济波动和人口流动的加速以及政治的动荡不安使得各种社会民刑纠纷剧增;战争特殊的社会形势又使得后方的司法制度必须因时制宜地加以调整。因此国民政府在大后方进行了一系列司法改革,其中新建的西康省较具典型意义。其改革一方面对直接或间接干扰战争利益的行为加重处罚,另一方面针对战争期间交通阻滞等各种客观困难,为保障司法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诉讼程序方面做了相应的变通。这些措施促进了战时社会关系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战时司法的社会治理功能。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思政教研部;
【关键词】: 西康 战时司法改革 抗日战争 价值取向
【基金】:2012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渝黔毗邻地区仡佬族民族法文化与地方社会管理研究”(2012QNFX04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K265
【正文快照】: 1939年的西康建省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为防止民族分裂、促进国家统一,顺应抗战形势而做出的重要战略设计。作为西康社会改革之一的司法改革,所承载的首要使命便是稳定抗战大后方的社会秩序,巩固大后方建设,增强抗战力量,以达固国安邦之效。一、提高司法效率西康司法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康省Wf鴻(|LP檥D的徵集工作[J];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10期
2 ;WR僭簳莒锻鈂四川省名山~#R僰x西康省管廌}f四川、西康Qi省人民政府的批覆[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5年09期
3 ;国务院曑於同意撤挿西康省的fB晸及娍整行政S@R儭D~T机i说纫鈮媫f四川省人民委T峄岬呐瞇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5年20期
4 周恩来;;WR僭汗赜诔废群邮 ⑽骺凳&修改中冿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g和地方各}人民委T醙组织法第二十五h澋诙畹谝粯墢定的媝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5年15期
5 严钦尚;西康省康定、九龙、雅江区域自然景观——山岳地理研究之一例[J];地理学报;1948年Z1期
6 王奕;;政府房子比学校好 县长就地正法[J];政府法制;2010年13期
7 佚名;;政府房子比学校好,县长就地正法[J];文史博览;2011年09期
8 周恩O,
本文编号:1053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053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