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对伯尔曼“法律与宗教关系”的再探讨

发布时间:2017-10-18 17:06

  本文关键词:对伯尔曼“法律与宗教关系”的再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伯尔曼 法律属性 权威性 法律信仰


【摘要】:美国学者哈罗德·J.伯尔曼深刻地剖析了法律与宗教的关系。他认为,法律最初主要起源于自然法和神法,代表神的旨意和自然规律,这是当时人们依靠和信仰法律的基础。从法律发展史来看,法律的神圣属性随着法律的演变而逐渐减弱,人们对法律的敬畏和尊崇之情也随之消减。面对法律的惩罚,违法者不再有更多来自信仰上的悔改和道德上的自责,只是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而已。伯尔曼特别强调宗教与法律的互动关系,认为"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僵死的法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为狂信"。因此,当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具有权威性时,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社会管理成本下降,人们相互关爱、信守合约,从而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良性社会模式。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伯尔曼 法律属性 权威性 法律信仰
【分类号】:D90-052
【正文快照】: 一、法律的起源与其神圣属性对于法律的起源,伯尔曼在《千禧年视角下的西方法律传统:过去与未来》一文中指出:“让我引用霍姆斯(Holmes)的一段名言:要了解‘法律’是什么,我们必须知道它曾经是什么,以及它将要变成什么。”在欧洲中世纪将近九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社会的法律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纯之;伯尔曼法律思想述评[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赵毅;;两个世界的游离与超越——对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思想的一个初步解读[J];新学术;2007年03期

3 蔡宗廷;;法律不堪承受之重——读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J];克拉玛依学刊;2011年04期

4 余涛;;宗教与法的现代性关系辨析——伯尔曼学说的一种独特视角[J];商洛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黄成;赵东;江正圣;;伯尔曼法律思想解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03期

6 熊浩;;所赋与所具——读伯尔曼《法律与宗教》[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曹乔华;;论法律的宗教性——兼解读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J];云梦学刊;2007年06期

8 薄振峰,杨帆;论伯尔曼法学思想中的综合因素[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方立新;姚利红;;威权,信仰,及其他——重读伯尔曼《法律与宗教》[J];外国法制史研究;2010年00期

10 李孟菊;;法律如何信仰——读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飞舟;;伯尔曼宗教至上论的困境[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2 方立新;姚利红;;威权,信仰,及其他——重读伯尔曼《法律与宗教》[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湖南省长沙县人民法院 李少葵;哈罗德·伯尔曼:“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林来梵;从法律通往上帝的怀抱[N];南方周末;2007年

3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伍春辉;法律的信仰与信仰的法律[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晓海;“法律必须被信仰”的再审视[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姚志坚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澳大利亚新西兰法治观感[N];人民法院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青华;伯尔曼世界共同法理论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2 覃阳;伯尔曼的法律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鹏;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黄丽晔;伯尔曼法律传统形成观及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D];海南大学;2012年

5 周圣W,

本文编号:1056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056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7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