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从证据到仪式:誓言功能的法理考察

发布时间:2017-11-04 20:39

  本文关键词:从证据到仪式:誓言功能的法理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誓言 证据 仪式 功能变迁


【摘要】:证据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祛魅的过程。在人类社会早期,誓言担负着"证据"的证明功能,作为证据的誓言,既是对证言真实性的一种保障,也是发现和认定事实的一项根据。人们对自然、秩序的依赖与需求,通过诉诸神灵、上天、祖先等超验意象而获得满足,这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构成了誓言最初作为证据的效力基础。同样,在运作方式上,誓言通过修辞、叙事等有意识的语言运用,促使人们形成共同的信念或信任。然而,随着法律的世俗化演进,俗世的审判逐渐取代了神灵的审判,誓言的证据功能也渐趋衰落。在现代社会,誓言更多地被用作一种仪式,发挥着其作为一种仪式的程序性保证功能。作为仪式的誓言,现代的证人宣誓制度既体现了对神灵审判传统的传承,也表达了对法律权威的认可。从根本上看,从证据到仪式,誓言的功能转变蕴含着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它是现实生活需求的反映,对应于一定的社会形态变化,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法律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
【作者单位】: 烟台大学法学院;
【基金】: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语言模糊性、法律不确定性与中国法治”(J10WB01)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证据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祛魅的过程。从古代的神明裁判、司法决斗一直到现代的司法陪审和证人宣誓制度,人们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从最初借助神灵等超自然的力量,到如今主要依靠诸种理性证据和证据规则,经历了一个从迷信天启到崇尚理智,从自然蒙昧到文明科学的发展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勇,黄柳;一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证据学新著——评《证据学新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2 裴苍龄;;论实质证据观[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龙宗智;;“大证据学”的建构及其学理[J];法学研究;2006年05期

4 杨璐;;证据与事实的关系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8期

5 ;《证据学论坛》第十卷征稿启事[J];证据学论坛;2005年01期

6 何家弘;;证据学的百花园[J];证据学论坛;2000年00期

7 小龙;;证据学研究的“三维世界”——“证据学论坛”网站诞生侧记[J];证据学论坛;2004年02期

8 张继成;事实、命题与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9 喻敏;;证据学问题的语言哲学初步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10 蔺剑;揭开证据学新的一页——评《新证据学论纲》[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秋香;;构建完善电子数据证据技术体系的构想[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黄伟;赵学英;;数字化证据获取技术分析研究[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符庆丹;;从证据学角度看病案保管工作[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翔;我国证据学面临大发展[N];法制日报;2000年

2 严华;法律界召开首届证据学学术研讨会[N];人民法院报;2000年

3 何家弘;我与证据学的缘分[N];法制日报;2012年

4 记者 尹铮 李和仁;法律界召开首届证据学研讨会[N];检察日报;2000年

5 牛长涛 陈书恒;靠扎实证据提升办案质量[N];检察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郭士辉;《证据规定》运行八年得与失[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张明福;一起离婚案的启示[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8 汪建成 谢安平;思辨为本 濯旧出新[N];检察日报;2001年

9 张国明 刘勇;自认的属性与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李秀娟;廉洁测试的证据学运用[N];法制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区雅章;“徐辉强奸杀人案”的证据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2 钟超学;建立我国证据展示制度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宏伟;论我国民事诉讼中“新的证据”[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婧;证据犯罪的司法认定[D];烟台大学;2013年

5 王婧;证据犯罪及其体系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41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141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e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