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法律方法的利益衡量及其规范进路
本文关键词:作为法律方法的利益衡量及其规范进路
【摘要】:利益衡量理论是当前法律方法研究的重要内容。这种解释方法突破传统的司法三段论,充分考虑各种法律上的价值,将目光投放于法律渊源之外的社会。不同于传统法律方法,利益衡量更多的考虑对以后的影响。这种对合理性解释的追寻亦是出于实质正义的考量,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这为我们解释和适用法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然而这种方法的固有缺陷使之不可避免的具有主观性的危险。本文试图梳理利益衡量理论的发展脉络,对利益衡量方法的不足进行概括分析,从而构建利益衡量理想模式的蓝图,进而探寻利益衡量的规范进路。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德国学者诺伯特·霍恩曾言:“今日在法学及法律事务中所使用的法律适用的方法,都是由利益法学所形塑而成的。”随着社会巨变带来的重重问题,概念法学的弊端愈发明显,僵化的模式无法适应社会需要,法律解释的变革势在必行。随着利益衡量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增强,现大致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利春;;关于利益衡量的两种知识——兼行比较德国、日本的民法解释学[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其山;;生育权纠纷的利益衡量[J];法律方法;2009年00期
2 杨力;;基于利益衡量的裁判规则之形成[J];法商研究;2012年01期
3 郭小冬;;论保全诉讼中被申请人利益的保障[J];法学家;2010年02期
4 郝晓兰;;浅析法律解释中的价值衡量[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5 吴丙新;;传统司法意识形态的反思与修正——以利益衡量为切入点[J];法学;2013年01期
6 房广亮;;利益衡量论对当代中国法官的挑战与要求[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3期
7 黄砚丽;;论知识产权诉讼中“陷阱取证”的效力——基于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分析[J];法律适用;2013年09期
8 王骏;;正当化事由的刑民关系初探[J];法治研究;2013年11期
9 徐怀宇;;论法律解释中的利益衡量[J];赤子(中旬);2013年07期
10 张昕;;论“利益衡量”在挂靠关系下劳动关系认定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李远强;;审判权行使过程中的利益考量及其规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启亮;杨晓玲;;保全权益平衡与诉讼风险规制——“跨越式财产保全”司法悖论的辩证延伸[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4 孙勇;王标;张言民;;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目的与构建[A];新一轮检察改革与检察制度的发展完善——第四届中国检察基础理论论坛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继强;宪法权利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王国龙;法律解释的有效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郑金虎;司法过程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聂婴智;反垄断法法益平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周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林森;野生动物保护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朱政;法律适用的理论重构与中国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崔明健;国际域名争议解决机制的利益平衡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王婷;论我国环境司法中的利益衡量[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华;利益衡量方法的司法适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许兰库;侵权损害分配中的利益衡量运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林;风俗习惯的司法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刘曼;论民事立法中国家利益的定位[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吕全娜;侵权责任法的合宪性解释[D];烟台大学;2011年
6 邓焕礼;民商事审判中价值衡量的运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杨涛;法律方法中的利益衡量[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今文;论疑难案件的裁判[D];苏州大学;2009年
9 朱晓宇;构建和谐社会与利益衡量理论的适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衡晓晴;利益衡量下的刑事简易程序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上上;利益的层次结构与利益衡量的展开——兼评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论[J];法学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世中;也谈法律方法的科学性[J];学习与探索;2003年06期
2 周峗;;法律方法的能与不能[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3 韩德强;郝红梅;;论法律方法的异化及其危害——兼析司法过程中司法资源的市场化配置[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4 陈金钊;;法律方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赵玉增;王茂庆;;法律方法的意义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杨建军;;法律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张其山;;和谐社会与法律方法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于志勇;;浅析法律方法的价值与局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王磊;邵泽毅;;“能动司法与法律方法”研讨会暨山东省法律方法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召开[J];山东审判;2010年03期
10 王东春;胡桥;;法律方法的功能与成文法的命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长松;;实现领导方式的法律化[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2 魏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的社会学思考[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国香;法律方法对司法裁判的影响[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周永坤;法律方法也是法[N];检察日报;2011年
3 邴志凯;法律方法[N];盘锦日报;2012年
4 葛洪义 陈年冰;法治之“重”与法律方法[N];法制日报;2003年
5 张帆;多重视角下的转型社会与法律方法[N];法制日报;2008年
6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 教授 谢晖;“小技”不修,“大道”不彰[N];检察日报;2010年
7 余剑;法律方法与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徐远峰 吴丹;能动司法视角下的法律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2年
9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邱 本;法律是有规律性的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王乐群;从本案看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法律方法中的利益衡量[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盈;法治视野下的法律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实践面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莲莲;开设法律方法课程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瑞;论法律方法在司法应用中重要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杨帆;论法律方法解决中国海域划界争端[D];厦门大学;2009年
7 冯清清;论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方法的两个维度[D];厦门大学;2014年
8 孙光宁;可接受性理论研究—走向开放的法律方法[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玲麟;钓鱼岛主权争端解决方法探析[D];广东商学院;2013年
10 孙家磊;法律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3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26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