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刑》可以观诫”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06:38
本文关键词:“《甫刑》可以观诫”说研究 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甫刑》可以观诫”说是秦汉时期非常流行的《书》教观点——“七观”说之一,在《尚书大传?略说》与《孔丛子?论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甫刑》,即《吕刑》,记载西周时穆王命吕侯所作的刑法内容及其主张,具体包括推行新刑典的目的、“五刑”的内容、刑罚的实施原则、诉讼原则等。其中蕴含的敬用“五刑”、实施“中刑”以及“以礼止刑”“非从惟从”“德主刑辅”“惟良折狱”等刑法思想被后世诸多文献使用,为历代统治者适当运用刑法手段治理国家提供理论依据。这些刑法思想是成功治理国家的关键点,也是“《甫刑》可以观诫”说的重要内容。“《甫刑》可以观诫”说具体内容体现在历代称引《甫刑》的文献中。这些文献涉及面较广,且比较零散,为了系统、准确地研究,第一章将这些文献进行简单的考证。在考证时只选取史书、政论、刑论、律书、传记等相关文献,对于专门校勘、辑录的类书、丛书等不再赘述,力求在穷尽文献的基础上保证其研究价值。根据历代《尚书》学发展的特点以及“《甫刑》可以观诫”说在各朝代社会上的影响情况,将这些文献分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五个时间段进行考证。另外,引用《甫刑》的文献不仅仅有刑法方面的,还有做人准则等道德方面的内容,因此,研究时将文献在时间纵轴基础上又从横向上分为“刑诫”和“德诫”两类。刑诫主要是针对《甫刑》刑法思想对后世治政的影响,而德诫则是对君王及治政者德行方面的要求。通过这两方面的文献考明确历代“《甫刑》可以观诫”说的主要内容,为下文进行理论提升提供历史事实资料。第二、三章是刑诫、德诫考论,这两部分在上述称引《甫刑》文献考的基础上,对“《甫刑》可以观诫”说刑诫和德诫两方面内容进行具体考证论述。“刑诫”包含刑法方面和审判定罪应注意的事项。刑法方面的原则可归纳为“以礼止刑”的制刑原则、慎用“五刑”的刑罚态度、“刑罚世轻世重”原则、遵循“中刑”原则四个大类。审判定罪方面最有影响的有“刑疑从赦”“依据刑书”的审判原则、“非从惟从”的察辞原则三个方面。这些刑法原则蕴含丰富的法制思想,为当时统治者利用法律手段巩固治理国家提供良好的思想支撑。“德诫”是“《甫刑》可以观诫”说的思想核心,它主要有“德主刑辅”的原则,“惟良折狱”的人治原则及君王需谨慎之事。“德”的思想渗透在刑法内容中,是《甫刑》刑法思想的内核。统治者建国君民要以人民为本,以德服天下。历代关于“德诫”的文献在数量上较“刑诫”少,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它是历朝历代治政者必须遵循的内在法则。综上所述,“《甫刑》可以观诫”说认为刑法的实施并不是简单地使用“五刑”来惩戒犯罪,关键在于教化。因此,从刑法制定到刑罚实施,都要时刻关注以德教民。从上述的文献考以及理论分析看,历朝统治者治理国家都需要把握刑与德的尺度,掌握好两者的平衡。“刑”与“德”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只用刑而不以德教之,必定重蹈蚩尤、苗民的下场;只用德而没有刑,则会使统治者失去威严,无法服众、无法惩治犯罪。因此,从《甫刑》观治理国家的核心方略应当是“刑”与“德”的有机结合。《甫刑》的治国理念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使用,在当今社会也有其作用,例如我国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等治国理念也体现着《甫刑》中所载“刑诫”和“德诫”的治国思想。最后,还应辩证地看待《甫刑》思想在历代社会中的应用,使其与时俱进,为社会的不断进步发挥其积极作用。对“《甫刑》可以观诫”说的研究有其特殊的学术、社会两方面的价值。历代《尚书》学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在训诂、释义、考辨真伪、今古文之争等方面。对《甫刑》单篇的研究成果较少,进入21世纪后才被许多学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另外,刘f鹊摹读踣摹笆楸昶吖邸彼悼荚础范浴捌吖邸彼底隽撕旯鄣难芯,
本文编号:1311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31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