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西南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保护土地资源习惯法

发布时间:2017-12-24 11:26

  本文关键词:论西南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保护土地资源习惯法 出处:《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石灰岩 土地 保护 习惯法


【摘要】:西南石灰岩地区土地资源极为稀缺,故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这一地区极其重要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生活西南石灰岩地区的壮、瑶、苗、侗、水等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以此来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他们在对土地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保持水土、保护土壤和节约土地等习惯法。调查研究、学习借鉴西南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对于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一地区稀缺的土地资源,有效治理、改善这一地区日益严重的土地问题,进而实现西南石灰岩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亚热带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调查与研究”
【分类号】:F301.24
【正文快照】: 《管子·水地》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西南石灰岩地区广泛分布着连绵成片的峰林、石丛、石林、石芽、漏斗、洼地等,可资利用的土地资源极为稀缺,有“九分石头一分地”和“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说法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2 孟雪;;浅论《聊斋志异》中的山东民间树妖花神崇拜[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3 曾良;蔡俊;;从词汇系统看中古汉语词义训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翁小倩;;狐信仰兴衰原因的民俗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王莹;;近现代以来满族婚俗礼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黄修明;;《尚书·酒诰》与儒家酒德文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赵世瑜,杜正贞;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8 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俊奇;;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10 张娜;;唐代长安城内工商业者家庭与坊的关系[J];才智;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丹瀛;;海雀村二十年生态建设的实践及经验探究[A];2008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8年

2 金瑞;王赛音;;传承与创新: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蒙古察哈尔部文化为例[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兰绍英;;民间体育中的吉祥文化[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金铮;;民间组织的一个类型:20世纪上半期长江中下游乡村“钱会”解析[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文昌;;论唐宋礼典中的佛教与民俗因素及其影响[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陈雯;;论唐代大憐中的社会动员意义[A];唐史论丛(第十一辑)[C];2009年

7 黄正建;;《天圣令》所附唐令中有关社会生活的新资料(上)[A];唐史论丛(第十一辑)[C];2009年

8 朱宇强;;开元八年洛阳水灾试析[A];唐史论丛(第十一辑)[C];2009年

9 王笛;;中国城市的公共生活与节日庆典——清末民初成都的街道、邻里和社区自治[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邓金凤;;岑毓英“汉裔情结”探因[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同利;长安与唐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2 范连生;建国初期三农问题与乡村社会变迁(1949-1956)[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袁俊杰;两周射礼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彭文芳;古代刑名诠考[D];浙江大学;2009年

5 刘爱新;网络化市场中介:近代广西经纪业(1885-1956年)[D];厦门大学;2008年

6 陈于柱;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敦煌禄命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王中旭;阴嘉政窟[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8 彭维斌;中国东南民间信仰的土著性[D];厦门大学;2009年

9 杨晶;刚性之美:蒙古族审美观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佟艳光;北朝文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晓燕;唐都长安城绿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汪雪芹;张说“三教观”与诗文创作[D];华侨大学;2009年

3 任洪国;东北地区村镇住宅火炕技术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武玉秀;唐代酒筵文化研究[D];温州大学;2009年

5 王丽;唐代儿童诗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任红敏;初盛唐判文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7 李爱然;鬼神报应与明清法律文化[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8 孙炜冉;李谨行征战朝鲜半岛事迹考论[D];延边大学;2010年

9 吴越;建国初期广西救灾治荒述论[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蒙祥忠;论水族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与表达[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28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328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