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第一案的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肉搜索”第一案的法律问题研究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人肉搜索 隐私权 侵权行为 道德规范 法律完善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技术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和道德难题,最近几年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和争议的人肉搜索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对传统网络信息搜索的超越和突破。从我国的一些实际案例来看虽然人肉搜索行为并不一定会侵犯个人隐私权,但是绝大部分的人肉搜索行为,都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因为其与个人隐私息息相关,这个边界非常模糊,因此人肉搜索又成了法律实践当中的难题。再加之当前人们对人肉搜索存在误读,因此在道德层面,很容易形成舆论暴力,造成言论自由的过度伸张。人肉搜索的内涵,特点,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进行规制,都深具理论和实践意义。随着人肉搜索事件的不断发酵,对人肉搜索的探讨也就更加势在必行,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建构起完善的规制措施。一方面,人肉搜索有其道德基础,即传统道德,这也就意味着其具有双重属性,既有道德层面,也有反道德层面。另一方面,人肉搜索又极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权,触犯法律。但处理不当,又会导致言论自由被扼杀,适得其反。因此要求我们做到德与法的结合。从道德层面来说,分为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其中道德他律是道德的最高原则,要在以德治网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人肉搜索中网络道德教育,强化道德的自律性和完善道德他律。在法律层面而言,本文以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权为例,着重论述了如何用法律来规范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环境下,侵犯隐私权与其他侵犯隐私权有所不同,论述了在信息收集行为、信息传播行为中侵犯隐私权的情形。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各自为战、法律混乱不成体系;规定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监督部门和行业自律缺失等不足。建议将隐私权制度在民法中予以确立,增强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实现隐私权保护的系统化。除道德、法律的规范引导人肉搜索外还可以从推行上网实名制、提高网友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加强行业自律等多个方面来规范和引导人肉搜索的发展。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popularity of network technology brings many conveniences to people's daily life, but also brought a series of legal and moral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nd controversy of the human flesh search is one of them, this is a kind of transcendence and breakthrough of traditional network information search.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me practical cases of China. Although the human search behavior does not necessarily violate personal privacy, but most of the human search behavior, there are great risks, because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rsonal privacy, the boundary is very fuzzy, so human search has become difficult to legal practice. In addition to the people human flesh search exist misreading, therefore in the moral level, it is easy to form the violence of public opinion, and hyperextensible caused by free speech.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search, the dilemma And how to carry out the regulation, have deep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of human search events, in search of human flesh is more imperative, therefore requires an in-depth analysis on it, and then built perfect regulation measures. On the one hand, human flesh search has its moral foundation, namely the traditional morality, this also means that it has dual nature, both the moral level, there are anti moral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the human search and is likely to infringe personal privacy, violate the law. But the improper treatment will lead to the freedom of speech was killed, counterproductive. Therefore we combine moral and law. From a moral perspective, divided into moral self-discipline and heteronomy, the moral heteronomy is 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morality, in virtue of network proces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 flesh search, strong self-discipline of morality And improve the moral heteronomy. At the legal level, the human flesh search privacy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law to regulate the human flesh search. Human flesh search environment, violations of privacy and other violations of privacy are different, discusses the behavior i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n violation of the privacy.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is not a legal mess fight the enemy separately, system; fuzzy rules, the lack of operability;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and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The lack of privacy would be established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strengthen the judicial practice, establish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 > system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addition to morality, legal norms to guide the search can also be used for Internet real name system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moral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self-discipline and other aspects to regulate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flesh 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5;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乾宝;试论隐私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冯广森;应当尽快填补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空白”[J];学习论坛;2001年01期
3 李凤莲;刍议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保护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高超;浅谈隐私权[J];昌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曾庆洪,邹兵;关于隐私权有关问题的探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赵勇 ,罗岳林;隐私权的宪法保护[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7 罗丽华,周静;论高校学生隐私权及其保护[J];理论月刊;2002年03期
8 王晶;试论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侵权与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9 李建群,陈金平;论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S1期
10 胡林龙;关于隐私权的理论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盛达;;隐私权保护法制需要借鉴何种理论模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黄晓红;;论公共文明建设——以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伦理冲突及应对为例[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刘永;;隐私权是什么?[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崔雪丽;;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高文英;;从公安资讯收集谈公民资讯隐私权的保护[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曹海荣;;论读者隐私权的保护[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敏;;政府信息公开中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原则[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红蔚;闵雅莲;;关于病人隐私权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索[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杨蓉;;基本权利体系模型假设——以“隐私权”为范例[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邓飞;李某某案再看 隐私权保护不成体系[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2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张颂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张越;从英小王子再谈隐私权保护[N];法制日报;2013年
3 于立刚;论自愿型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N];天津政法报;2013年
4 东莞执业律师 邓杰;隐私权保护缺陷当由法律来弥补[N];东莞日报;2013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张颂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张越;网络环境下公众人物隐私权司法保护的原则[N];人民法院报;2013年
6 烟台大学法学院 孟晶晶;差别保护名人隐私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张靖;法律怎样保护消费者隐私权[N];北京日报;2003年
8 刘武俊;被法律冷落的隐私权[N];法制日报;2002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 朱巍;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与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8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作翔;隐私权:宪法视野的考察[N];北京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2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向燕;搜查与隐私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6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7 石睿;空间隐私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纪建文;知情权论[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佳欣;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D];西北大学;2009年
2 黄敏华;论公众人物的隐私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闫敏;隐私权的宪法限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陈智富;共同隐私权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徐艳艳;论美国隐私权宪法保护及其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6 程海军;公众人物隐私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若嘉;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张婧;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郑鸣;论公众人物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陈丽丽;隐私权的一般理论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0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37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