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美国专利审查中的“最宽合理解释”

发布时间:2018-01-28 05:18

  本文关键词: 专利审查 权利要求解释 最宽合理解释 出处:《知识产权》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专利审查过程中,美国专利商标局对专利申请中的权利要求进行解释时采纳"最宽合理解释"。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专利复审案件进行司法审查时,仍适用这一解释规则。最宽合理解释方便专利审查,并促使专利申请人使用准确的语言。但是,由于审查过程中的权利要求解释方法与侵权诉讼中的权利要求解释方法不同,有时会导致不公平的后果。由于我国的专利审查制度与美国有较大的差距,而最宽合理解释方法本身也存在问题,我国不应借鉴和模仿这种解释方法。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atent examination,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adopts the "broadest and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 when it interprets the claims in the patent appli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Federal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 carries out judicial review of patent review cases. This rule of interpretation remains applicable. The broadest and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 facilitates patent review and encourages patent applicants to use accurate language... however. Because the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of claim in the process of review is different from the method of interpretation of claim in tort litigation, sometimes it will lead to unfair consequences. Because of the gap between the patent examin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widest 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 method, which should not be used for reference and imitated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利保护范围的国际比较(批准号10BFX075)”、“中国云计算知识产权问题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1&ZD17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71.2;DD913
【正文快照】: 在专利审查和侵权诉讼过程中,都可能需要对权利要求进行解释。在美国,专利侵权案件中,法院限制性地解释权利要求以确定其含义。而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则适用不同于侵权诉讼中的解释方法——最宽合理解释(broadesreasonable interpretation)。a一、美国专利审查指南中权利要求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政府动态[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2期

2 ;国外简讯[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1期

3 李芬莲;;《专利法实施条例》与《专利审查指南》理解及适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知识产权;2009年05期

4 刘宇巍;徐宁;张武军;;试论专利代理人的重要作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何修文;;浅析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6 张玉慧;苏贵斌;;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制度比较研究[J];前沿;2006年12期

7 李国旗;;专利审查程序与专利权的私权属性[J];中国军转民;2011年05期

8 冯术杰;;法国专利申请中的特殊制度[J];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07期

9 党晓林;;功能性限定特征的审查与保护范围之探讨[J];知识产权;2011年01期

10 华实;;论专利审查及保护中的横向联系[J];中国专利与商标;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楠;;综述——专利审查高速公路[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翟晨阳;;从专利审查角度看核技术发明申请的撰写[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3 刘迎春;;专利审查高速路简介[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章放;;推动专利审查工作服务于创新主体的意义与途径[A];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C];2011年

5 范丽;李晶晶;王智勇;尹俊峰;申强;;化学领域专利审查中用于证明创造性的实验数据[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6 刘迎春;;专利审查过程中的单一性问题[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白若鸽;章放;;论专利审查代理联动共同服务于创新主体[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8 莫丹;高安娜;;结合案例谈专利审查意见中关于“创造性”问题的答复[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9 王晓瑞;;以智能化提速专利审查 用高效率助力科技创新[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10 张旭;;从专利审查中看专利代理人[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梁晓亮;构建科学全面的专利审查管理体系[N];经济日报;2010年

2 叶枫;美国专利商标局 开启第二轮公众专利审查试行项目[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吴艳;精细化,描绘专利审查流程管理新蓝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吴艳;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站在新的起点上[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贺延芳;专利审查协力构筑食品安全防线[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6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 白剑峰;做好专利审查工作,确保“3.3”顺利实现[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7 王如晨;微芯兴讼未果 海尔集成专利审查反戈一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记者 吴艳;进一步提升专利审查工作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吴艳 贺延芳;多措并举 保障我国专利审查质量稳步提升[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贺延芳;立足新起点,描绘未来5年蓝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珍兰;公众参与专利评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曹伟;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杨中楷;基于专利计量的专利制度功能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孙宏飞;知识产权与新时期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温英杰;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乔永忠;专利维持制度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万小丽;专利质量指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章鹏;表面证据在中国专利审查中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元;专利审查中举证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吕利强;试论提高专利审查质量的策略与方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杜满清;专利审查高速公路的构建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慧敏;专利审查听证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6 曾庆梅;专利审查高速公路项目及其制度化思考[D];湘潭大学;2013年

7 万洋;专利审查高速路机制的法律审思[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杨雨松;美国专利创造性审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湘潭大学;2010年

9 翁晓君;论信息记录技术的专利审查与保护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何艳霞;国外专利加快审查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9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469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c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