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软法之治的基本特点
本文关键词: 软法之治 契约精神 治理模式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软法形成过程的主体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说明了软法的形成过程能最大限度地达成重叠性共识。软法之治不仅体现在对政府主导与民众主导的制度供给模式的平衡、全民立法与代议立法的平衡,还体现为对国家管理与社会自由的平衡,平衡是软法之治的功能定位。软法之治弘扬公共理性、注重个体感受、主张国社分离、融汇多种价值,所以软法之治的价值取向是社会自治。这些说明软法之治充分彰显着更少强制、更多协商、更高自由的精神。
[Abstract]:The main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soft law, participation and openness, the formation process can maximally reach overlapping consensus. Soft law governance of soft law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institutional models leading to the government and people of the balance of national legislation and legislative representative equilibrium is also reflected in to the country free management and social balance, balance is a function of soft law. Soft law promote the public rationality, focusing on individual experience, advocating socialist separation, integrate a variety of value, s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oft law is the social autonomy. The soft law shows less force, more consultations the higher, the spirit of freedom.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1BFX018) 东莞理工学院课题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软法是近年来兴起的法学热点。尽管软法的定义还存在分歧,但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说,关于软法的界定还是能够形成共识的,即软法是不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或与国家强制力关系松散的法规范,这种类型的法规范为数甚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1随着软法研究的兴起,软法之治逐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申;;软法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06年06期
2 罗豪才;毕洪海;;通过软法的治理[J];法学家;2006年01期
3 张继良;吴杰华;;软法规制下的协商民主[J];社科纵横;2010年07期
4 林尚立;;建构民主的政治逻辑——从马克思的民主理论出发[J];学术界;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法治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陈有勇;;寻求法律的一元化[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陈立峰;王海亮;;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拘束力的影响——从彼德斯曼关于国际经济法宪政功能的视角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郑晓剑;;我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徐兵;论平等——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胡小红;论私法的强行性规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徐彪;评道德法律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徐宜亮;姜保忠;;侦查监督权的缺失与完善——侧重于侦查监督部门职责的考察[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苏令银;;公平正义: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精神的关键词[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淑磊;;浅析行政裁量的控制——以行政裁量基准为视角[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国生;;法律语言的特点与理解[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旭亮;;法律产品的经济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谢晓尧;;也论知识产权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外部性的视角[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琳;我国兽药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10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林怀艺;我国的政党立法问题探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韶兴,张W,
本文编号:1472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47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