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哲学与法哲学的“公共转向”
本文关键词: 公共法哲学 公共转向 公意政治 合法化 转型法哲学 出处:《法学评论》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哲学研究,包括四种互为支援、相互转化的知识形态:专业法哲学、政策法哲学、批判法哲学和公共法哲学。现代社会"后习俗道德意识结构"的确立、从"自然/天理到(理性)意志"政治合法化模式的古今之变及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分别为公共参与和公共证成提供了基本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条件。以中国现代法律秩序的建构为根本理论关怀的"转型法哲学",是与公共法哲学的思想立场相适应的法哲学理论模式。
[Abstract]:The study of legal philosophy includes four kinds of knowledge forms which support each other and transform each other: professional philosophy of law, philosophy of policy and law, philosophy of critical law and philosophy of public law,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ost-custom moral consciousness structure" in modern society.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legalization model from "nature / nature to (rational) will" and the arrival of mass (cultural) era provide the basic culture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certification respectively.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transformational philosophy of law", which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egal order in China as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concern, i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philosophy of law adapted to the ideological standpoint of public philosophy of law.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在中国情境中,我们应采取何种法哲学的思想立场和理论模式?这一设问,其实预设了这样的观点:法哲学是有文化/情境依赖的;或者借用科勒(Josef Kohler)、庞德(Roscoe Pound)的说法,法哲学不过是对“特定时空之文明的法律先决条件”的阐释。毋庸讳言,这种情境化的法哲学立场,并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当代法哲学研究与探索的最新成果[J];现代法学;2000年03期
2 夏锦文,张镭;21世纪亚洲法哲学的时代课题——第三届亚洲法哲学大会综述[J];中国法学;2000年06期
3 苏哲;《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4 李瑜青;时代的呼唤与法哲学的使命[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5 文正邦;;关于开展法哲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0年00期
6 彭美;全国“国外法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J];哲学动态;2001年01期
7 顾肃;小田桐忍;冯川;;探究事实、追寻平等——井上茂教授的法哲学思想[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8 胡文木,芮海田;“法哲学”概念的逻辑分析[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孙育玮;中国法哲学的现实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张国清,毛建明;当代中国的法哲学研究[J];学海;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孙国华;;和谐社会呼唤“和”的法哲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2 刘进田;邓武红;;论马克思哲学的法哲学特质[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龚江泳;陆丹华;;体育法治的理论逻辑——基于法哲学的视角[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4 刘力锋;;确定性之美:罗马法对莱布尼茨法哲学思想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孙慕义;;卫生法哲学、生命伦理学与医疗维权[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6 孙育玮;;中国法理学前进中的问题与对策[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7 黄金波;赵成泽;马志军;谭军;;拳拳治国寸草心——论董必武的法哲学观[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8 王云飞;;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理论创新法哲学[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严存生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法哲学的使命与层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南关检察院 祖宏;和谐社会呼唤全新的法哲学[N];协商新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蒋安杰;“和谐”唱响24届国际法哲学大会[N];法制日报;2009年
4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郑智航;需要一种辅助法律成长的法哲学[N];检察日报;2013年
5 孙国华;和谐社会呼唤新的法哲学[N];北京日报;2005年
6 广州大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李步云;法哲学为法学研究提供智慧[N];人民日报;2014年
7 郑家泰;法律的哲学之思[N];法制日报;2011年
8 黄雨桑;读拉德布鲁赫《五分钟法哲学》有感[N];江苏法制报;2013年
9 许章润;中国法哲学欠缺问题意识[N];法制日报;2011年
10 上海师范大学法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徐继强 祝爱珍 整理 中国法学会教授 郭道晖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晨光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童之伟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姚建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步云 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 谢晖;中国法理学:走出抽象的象牙塔[N];社会科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东景;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2 朱祥海;国家主义法哲学[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日明;近代法哲学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孙育玮;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哲理探索[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顾瑞;马克思早期法哲学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晖;近现代法哲学的两次转型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7 汪家宝;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8年
8 周尚君;《巴黎手稿》的法哲学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吴晓玲;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龙霞;实践与法的合理性[D];中山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东;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学伟;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解蔽与时代价值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王玉琴;论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D];宁夏大学;2004年
4 张娜;法哲学及其逻辑起点新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禹建军;马克思权利法哲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谢文俊;利益法哲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7 杨宏;试论中国法哲学自觉的必要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8 刘期剑;马克思的法哲学革命探析[D];吉首大学;2013年
9 赵敏;中国法哲学研究的问题和出路[D];东华大学;2014年
10 陈梓萌;哈耶克自由主义法哲学探析[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79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47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