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与理论应用——第十五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
本文关键词: 法经济学 天津财经大学 论坛综述 经济分析 《经济研究》 高培勇 黄少安 研究中心 副校长 中国海洋大学 出处:《经济研究》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7年6月10—11日,由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天津财经大学法律经济分析与政策评价中心承办,浙江大学法律与经济研究中心、《制度经济学研究》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在天津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高培勇教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教授,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史晋川教授,天津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于立教授,哈尔滨商业大学原校长曲振涛教授,以
[Abstract]:On June 2017, sponsored by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Shandong University, and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Zhejiang University, the Center for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Evaluation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he 15th China Law and Economics Forum, sponsored b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Law and Economic Research, Zhejiang University, was held in Tianjin. Member of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rofessor Gao Peiyong,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editor-in-chief of th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Professor Huang Shaoan, Dean of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Professor Shi Jinchuan, Dean of the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nd Professor Yu Li, former Vice President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ofessor qu Zhentao, former president of Harbin commercial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法律经济分析与政策评价中心;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分类号】:D90-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建;法经济学:效率对正义的替代及其批评[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黄立君;近十年来国内法经济学研究述评[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孙圣民;;2003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年02期
5 ;短讯一则:“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组委会成立[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年02期
6 冯玉军;法经济学范式研究及其理论阐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1期
7 曾培芳,陈伟;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基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J];法治论丛;2004年04期
8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暨制度经济学研讨会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03期
9 李俊霖,黄楠;浅析法经济学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J];天府新论;2005年S1期
10 黄立君;;法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缪文升;;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法经济学分析[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陈柳钦;;法经济学的动态演化及其中国的发展[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任碧云;南云僧;;谁的贡献大——透过一个案例的解剖分析法经济学的制度设计思想[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殷继国;周琳静;;法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孙圣民;;2003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9 ;短讯一则:“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组委会成立[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10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暨制度经济学研讨会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立君;我国法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N];光明日报;2006年
2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法经济学: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黄东黎;法经济学为立法和司法提供思路[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齐延平;展现法经济学的演进逻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魏建;使法律分析更为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6年
6 魏建;“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在济南召开[N];光明日报;2003年
7 孙秋枫;法经济学:用经济的方法分析法律活动[N];检察日报;2004年
8 深圳大学法学院 本报特约记者 应飞虎;准确了解人类决策有助于促成更好的法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张明;法经济学——透视经济生活新视角[N];经济参考报;2005年
10 赵孟(编辑);经济学视野里的法律[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栾国华;美国法经济学评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素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建构[D];湖南大学;2009年
4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田洪捚;国际私法法经济学分析评述[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法柏;现代环境法的运行机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凌;金融市场治理与公平参与[D];天津大学;2007年
8 徐兴祥;合同法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媛;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邵兴全;解读法经济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高明;19世纪之前法经济学的萌芽和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静;行为法经济学及其对中国的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孙自路;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的反思:以法经济学为视角[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6 甘永琼;民诉先行调解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D];湘潭大学;2016年
7 张晓荣;法经济学路径下环境执法和解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8 余庙喜;农民农地金融制度的法经济分析[D];温州大学;2016年
9 刘迪;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7年
10 张丽娜;雇主转承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8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18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