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领事裁判权制度对清末民初涉外案件审理影响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6 00:19

  本文关键词: 领事裁判权 “化外人相犯” 清末修律 涉外审判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以此为起点,外国列强开始了对清政府的殖民统治,闭关锁国的晚清政府也一步一步被迫对外开放。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领事裁判权制度作为列强殖民清政府的工具,在中国大地上开始出现并被不断巩固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清政府司法主权的逐步破坏。领事裁判权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在晚清中国是由双边条约确定的,自鸦片战争以后先后有大大小小二十几个国家通过与中国签订将近四十几个双边条约取得和扩大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列强的在华的司法特权也从最开始的领事裁判到观审直至最后租界设立。研究清末的领事裁判权制度,既能够对晚清涉外案件的审理及晚清历史有进一步的认识,也能够揭示晚清司法改革与领事裁判权之间的深刻关系,还能够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本文一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既对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做了说明,也对已有的有关清末领事裁判权的研究做了说明。另外还对清末司法改革与领事裁判权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晚清社会集各种矛盾于一身,内部有作为统治阶级的地主与农民的矛盾愈演愈烈,外部有西方列强的侵略,半殖民地化危机不断加深。一方面领事裁判权的确立既造成了对清政府司法主权的破坏,民族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它的确立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及思想的引入,也为落后的封建法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进程。本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对唐代以来,中国关于“化外人”犯罪的法律规定,即对于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有关外国人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制度,包括唐、宋、元、明及清朝前期。这部分叙述主要是对历史的介绍。同时本章另一部分对领事裁判权在华确立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叙述,即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与西方的法律冲突。在此说明一点,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发生在境内的涉外案件基本延续了前朝的规定,坚持了自己的司法主权,并摒弃外国的随意干涉。但这也成为了西方国家抨击清政府法律专横、落后、野蛮,要求享受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口端,本章将通过英美两国对清政府司法权的态度进行阐述。本文第三章主要对领事裁判权在华的确立及扩大过程进行归纳。本章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论述“领事裁判权”这一制度的历史由来及内涵;第二部分以“林维喜案”为切入点叙述该制度在华的产生到其他列强在华的同样享有,通过这一部分的叙述我们能够发现,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获取并非野蛮掠夺,更多的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拱手相让;第三章主要介绍该制度在华的不断扩大,从最开始的仅仅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双方共同参与,逐步发展到租界的设立,“国中之国”的成立,标志着清政府司法主权的彻底沦丧,殖民程度的加深。本文第四章从清末民初涉外案件的司法管辖与具体审理入手,对该时期司法制度的历史背景做出概括,同时对清末与民初涉外案件的审判制度予以介绍。通过几十年国人撤销领事裁判权的努力与清末的司法改革,该时期领事裁判权在华涉外案件中的适用已不同于领事裁判权在华设立之初,通过本章的论述,我们将对清末民初涉外案件的审理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纠正以往对该时期涉外案件审理的偏见。本文第五章主要论述从洋径浜北首理事衙门至会审公廨的设立,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不断深入攫取,以及伴随着晚清司法改革的深入进行,华洋混合案件的审理所发生的变化,并且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论述。本文第六章主要将清末领事裁判权与晚清司法改革相联系,通过史实发现其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结论。
[Abstract]:I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 China was established by bilateral treaties .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judicial sovereignt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judicial sovereignty of the Qing Dynasty . Chapter four mainly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judici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 The fifth chapter of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judicial reform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堂发;揭开“圣心儿童院”死婴之谜——解放初南京市首起涉外案件[J];档案与建设;2005年02期

2 叶剑波;;论涉外案件处置的制约因素及解决路径[J];政法学刊;2008年01期

3 阎文义;关于伊犁地区涉外案件情况调查及意见[J];新疆社科论坛;1995年01期

4 向党;公安涉外案件处置特点略论[J];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5 翁里,陈锋;论21世纪中国涉外案件的防控[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6 翁里;论21世纪中国涉外案件的防控[J];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学报;1999年01期

7 向明;;我国涉外案件一审管辖的法院级别问题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8 许鸣曦;;论涉外案件审理中法官的能动性[J];法制与社会;2014年14期

9 裴赞芬;刘韬;;档案记载的民国时期一桩涉外案件[J];档案天地;2006年02期

10 汪洪;祝建军;;侵犯人格权益涉外案件的管辖和法律适用[J];人民司法;2007年1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民警 杜萍霞 洪超明;涉外案件需从困境中寻求突破[N];人民公安报;2009年

2 实习记者 王爽 记者 王小玲;我省首次发放涉外案件应对指南[N];四川日报;2010年

3 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检察院 王朝亮;涉外案件规范办理从翻译制度抓起[N];检察日报;2013年

4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冯海波 陈聪;涉外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李煦 胡君;北京:涉外案件专业审判[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陈晨;一起涉外治安案件带来的点滴启示[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7 记者 其其格 范德银 通讯员 尹丽飞;多语种翻译助力涉外案件办理[N];检察日报;2013年

8 高皋;涉外案件审理的再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陈国超邋黄莎莎 张丹;五年受理涉外案件近千宗[N];珠海特区报;2007年

10 杨建邋朱运涛 魏大为;枣庄法官费尽周折调和涉外案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宇昌;领事裁判权制度对清末民初涉外案件审理影响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535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35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9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