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民间规则的特性及其趋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1 20:09

  本文关键词: 民间规则 地方性 经济性 传统性 民族性 简便性 立法吸纳 司法化 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通过对中国几十年法治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学界逐渐认识到所谓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并非尽善尽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法治资源,关切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资源,中国法治建设目光应该从西方社会转移到这块神秘的东方土地。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法学界掀起了一场研究民间法的浪潮。 本文试图通过对民间规则特性的分析和趋向的研究,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块到那些虽生活社会在其中、但常常为我们忽略的在社会中衍生的土生土长的民问法治资源。主张中国的法治建设应该依法(国家制定法)治国前提下,充分发掘和运用中国本土法律文化资源。本文第一部分从民间规则的概念入手,笔者并没有确切的给出民间规则的定义,认为民间规则应当作为一个分析性概念使用,即它是方法论意义上一种立场和方法,而非简单的实体性概念。笔者虽然没有直接给出民间规则的准确定义而是通过对其渊源的阐述及与国家制定法的对比的方式将民间规则的内涵和外延表达出来,进而将民间规则的概念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民间规则的地方性、经济性、传统性、民族性和简洁性,从中剖析出民间规则中蕴含的利于法治发展的因素和不利条件。在通过对第二部分解析的基础上,本文第三部分指出了民间规则的三条命运趋向:第一,不利于中国法治建设的、愚昧的、野蛮的民间规则必须摒弃;第二,有的民间规则可以通过立法吸纳的方式直接从立法层而进入正统的国家法系统。文章着重分析了立法吸纳的价值、立法吸纳的依据和民间规则进入国家制定法系统的三条路径等几个方而;第三,一些不适于立法吸纳的民间规则,可以有条件的进入国家司法制度层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待时机成熟或将其摒弃或将其以立法吸纳的方式引入到国家法系统中。文章着重从法官视野中的民间规则、社会需求中的民间规则、法律职业化进程中的民间规则和作为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的民间规则以及作为判例指导的民间规则五个方而分析了民家规则的司法化路径。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借鉴西方先进法治建设经验虽然必不可少,但仅仅走“西方移植”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特色的凸显,需要我们法律人“问道生活、取法民间”;需要我们发现并且培育中国特色的“地方性知识”;需要我们注重那些不为人所见、在社会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流淌在人们血液中的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行动方式的在生活中实际起到解决纠纷作用的规则--民间规则。
[Abstract]:By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for several decades,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 so-called western advanced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rule of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based on the resources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Concerned about China's native traditional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rule of law should be shifted from the western society to this mysterious oriental l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is era, Chinese legal circles have set off a wave of research on folk law.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rul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raw people's attention to those who live in the society. However, we often ignore the fact that w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resources of the rule of law derived from the local people in our society. We advocat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should be governed by the rule of law (the law of the state) under the premise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folk rules, and the author does not give the definition of folk rules, and holds that folk rules should be used as an analytical concept. That is, it is a position and method in the methodological sense, Although the author did not give the exact definition of folk rules directly, the author expressed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folk rules by expounding their origins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the national laws. Then the concept of folk rules is presented to reader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cal, economic, traditional, national and concis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ru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folk rules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le of law.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second part,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three destiny trends of the folk rules: first, The foolish, savage folk rules that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must be abandoned; second, Some folk rules can enter the orthodox state law system directly from the legislative level through the way of legislation absorption. The basis for legislative absorption and the three paths for folk rules to enter the system of state law making; third, some folk rules that are not suitable for legislative absorption can play their due role in entering the national judicial system under conditions. When the time is ripe or to abandon it or introduce it into the system of national law by way of legislation,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olk rules in the view of judges, the folk rules in social nee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judicial path of the folk rules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professionalization, the folk rules as the non-litigation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and the folk rules as the guidance of the jurisprudence. To build a socialist society ruled by law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West, but it is not feasible to simply follow the road of "Western transplantation". We need to find and cultivate "local knowledg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ose who are not seen by people. The folk rule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social life in people's blood,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Chinese thinking habits and ways of action, which actually play a role in resolving disputes in life-folk rules.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怡;;劳动教养制度的司法化改革[J];学理论;2010年24期

2 佟曾;论宪法的司法化[J];理论界;2005年02期

3 梁剑;;透析中国宪法司法化之必要性[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年09期

4 张媛媛;;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司法化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8期

5 孙亚楠;翟靓靓;;浅析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在我国的实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6 单文杰;;宪法司法化的再反思——从“宪法司法化第一案”被废止谈起[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田圣斌;石琰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司法化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8 林柏全;;浅论宪法法院的效力渊源及我国建立宪法法院之可行性[J];理论界;2010年05期

9 吴嘉飞;;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刑事政策探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曾臻;李佩;;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桂清;;反垄断执法机制“司法化”趋向探析——兼评我国反垄断法草案的相关规定[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夏立安;;拉丁美洲政治司法化现象剖析(草稿)[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魏铁军;;我国矿产资源法律改革导论[A];地质工作战略问题研究——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昃晶雯;;“社会问题司法化”背景下的司法价值选择及路径探索[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肖金明;;政府法治立场的基点:权利、程序和司法[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毅;;中国民法典编纂的法治价值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7 于立深;;中国高等学校行政法学发展报告(2000~2005年)[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陆静;;我国劳动法治的30年历程、经验及未来走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9 管燕;;论DSU报复条款——兼论与美国301条款的关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10 管燕;;论DSU报复条款——兼论与美国301条款的关系[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龙;中国法治建设将出“年度报告”[N];人民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宋利彩;《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9)》发布[N];中国妇女报;2010年

3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王利明;把视野放在中国法治建设中[N];检察日报;2011年

4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中国法治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N];陕西日报;2009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 李林;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N];北京日报;2009年

6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 王彬;习俗司法化功能的正当性[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记者 梁捷;《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9)》公布[N];光明日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研究员 李林;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进展[N];北京日报;2009年

9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法院 詹菊生;法治之树因人民而常青[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蒋安杰;30年中国法治建设的亲历者 见证者[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彭溆;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中的司法造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屈文生;令状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梁鹰;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魏铁军;矿产资源法律改革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7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罗英;福利行政的正当程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光彬;民间规则的特性及其趋向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晓飞;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对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影响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3 石鑫;马克思主义法制思想视域下中国法治建设思想探析[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琴宝;中国法治建设路径选择[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永红;行刑变更程序司法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谢恒;我国行政复议司法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唐伟;行政复议司法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张菲菲;论我国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徐宏伟;欧盟基本法司法化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53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53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b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