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封建地方法考略
本文选题:欧洲中世纪 切入点:封建地方法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罗马帝国崩溃后,封建制度把日耳曼各部族与罗马帝国的政治体系联系在一起,以土地分封为基础,形成了在欧洲范围内互相联系的金字塔形政治结构,而国王处在这个体制的塔尖。从其创造出的权利角度讲,封建地方法可以说是建立在土地租赁制上的一个成熟体系,每个领主统领其下层附庸,对其征税,并对其享有司法权。从义务角度来看,封建地方法可以说是一个合约体系,国王代表国家把土地分配给个人,而这些得到土地的人以为政府完成工作的方式来支付地租,而这种工作形式多种多样,但起初都以军事义务为主。封建法从来没有像罗马法和教会法一样,在欧洲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欧洲各地区的封建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文第一章对封建地方法的兴起进行了概述。首先从历史学的角度探究了封建制度这一名词的由来和含义。之后考量了关于欧洲封建制度起源的日耳曼模式和罗马模式两种学说,笔者支持日耳曼模式说。从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描述了封建制度对于封建地方法的影响。就封建地方法的产生给出了税收、土地分封制、各个“国家”的一些政策、财产吞并和战争五个原因。 本文第二章具体探讨了封建地方法的主要特征。首先研究了欧洲封建法的本质,阐述了其为欧洲带来的“行为合法性”等现代法治观念。将封建地方法的核心分解为四个部分:土地分封、庄园制度、附庸观念和地方司法特权。给出了封建地方法的几种渊源:习俗、立法文件和法律专著,,尤其详细介绍了《耶路撒冷法令集》和德意志的《王侯倾斜令》。探讨了欧洲封建的调整范围:人、财产、继承和法律责任。从领主司法权和私人法庭的角度探讨了欧洲封建司法。 本文第三章介绍了教会如何卷入了世俗世界的领主、附庸体系,其教职也可以在封建体系中被赐予和世袭。随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讲述了封建地方法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本文第四章就封建地方法的衰落给出了雇佣兵制度的出现、黑死病的大流行和领主独立司法权的逐渐丧失这三个破坏了以履行政府义务换取土地分封模式的因素。讲述了封建法在英、法、德、意和西班牙衰亡的过程,但同时提醒读者,封建法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其影响即使在今天也并没有消失。
[Abstract]: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Roman Empire, the feudal system linked the Germanic tribes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Roman Empire, based on the partition of the land, and formed a pyramid structure of politics linked to each other in Europe. And the king was at the top of the system. In terms of the rights it created, the feudal method was a mature system based on the system of land leases, where each lord commanded his subordinates and taxed them. And they have jurisdiction over them. From an obligation point of view, feudal land is a system of contracts in which the king allocates land to individuals on behalf of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who get the land think that the government does the work in a way that pays for the rent. The feudal law has never formed a unified system in Europe like Roman law and church law, and the feudal law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Europe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rise of feudal local methods is summarized. Firstly,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the term feudal system are explored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n the Germanic model and the origin of feudal system in Europe are considered. Two doctrines of the Roman model, The author supports the Germanic model. It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eudal system on the feudal methods in terms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Five reasons for property annexation and war.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feudal local methods are discussed. Firstly, the essence of European feudal law is studie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of modern rule of law, such as "legality of behavior" brought to Europe. The core of feudal local method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land partition, manor system, etc. The concept of vassals and local judicial privileges. Several sources of feudal local methods are given: customs, legislative documents and monographs of law, In particular, it giv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Jerusalem Series and the German order of inclination of the Crown and Hou. It discusses the scope of European feudal adjustment: man, property, Inheritance and legal responsibility. The feudal justice of Europe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ord's jurisdiction and private courts.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how the church is involved in the lord and vassal system of the secular world, and its religious posts can also be given and inherited in the feudal system. Chapter 4th gives the appearance of mercenary system on the decline of feudal local methods. The pandemic of the Black death and the gradual loss of the Lord's independent judicial power have undermined the pattern of land distribution in exchange for the fulfilment of government obligations. It tells the story of the decline of feudal law in England, France, Germany, Italy and Spain, but reminds readers at the same time, Feudal law did not completely withdraw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its influence did not disappear even today.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才;法治国家之司法权:两大法系比较研究[J];唯实;2002年05期
2 ;一家之言[J];江淮法治;2002年03期
3 徐阳;;司法裁量自由论略[J];诉讼法论丛;2003年00期
4 郭兴利;乡政府诉失学儿童家长案的法理困境[J];政治与法律;2005年03期
5 陈小洁;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理论基础[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王晓明;;论民事执行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动作[J];中国人大;2006年10期
8 高文艺;;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及其解决——以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为视点[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张海汉;;从立法与司法的关系谈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移植[J];茂名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陈军;;行政诉讼目的新论[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杨衍宇;刘曦;;司法权与公平正义法制环境之营造[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毛争青;;简论司法权与公民权的关系[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衍宇;刘曦;;司法权与公平正义法制环境之营造[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李萍;;公民权与司法权的关系[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汪习根;;论和谐司法[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7 刘明;;对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检省及完善[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光明;;出租车管制的“权利(力)”分析[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王德林;王春丽;;欧洲中世纪的骑士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倪业群;;论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建忠 顾卫;农村住宅翻建须获得行政许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2 夏志琼;准司法权在手 扼住违法者咽喉[N];证券时报;2006年
3 苏·海安县 扶晓;析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N];人民代表报;2001年
4 早报特约评论员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琳;强化司法权方能解决“特殊主体”执行难[N];东方早报;2008年
5 曹春祥 吴其彪;司法权与行政权有冲突[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若鱼;平衡工伤认定中的行政权和司法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7 白新亚;土地确权:司法权不能取代行政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8 夏志琼;准司法权有助扼住违法者“咽喉”[N];金融时报;2006年
9 秦平;严禁的意义在于保护[N];法制日报;2009年
10 中坚律师事务所 丁二林;审判活动应避免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N];江苏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论司法权的社会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2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关玫;司法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任瑞兴;诉权的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裘索;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宋双;我国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王建国;列宁司法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冯景合;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喻中;论授权规则[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文青;欧洲中世纪封建地方法考略[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黄先雄;我国行政诉讼视野下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D];湘潭大学;2004年
3 颜茂苏;论司法权的结构与优化[D];苏州大学;2006年
4 李新华;论司法解释权[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京;论我国公证制度的公权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解辉;死刑复核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张伟;王权与司法权的争执[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子飞;司法权的载体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9 史正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马登峰;从条件看英国历史上的司法独立[D];烟台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64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6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