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私力救济的正当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21:34

  本文选题:私力救济 切入点:公力救济 出处:《辽宁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当代中国,私力救济因其自身原因和其他一些社会囚素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及其合理性。实践也证明,游离于法律边缘的私力救济作为公力救济的重要补充,对于提高效率、实现正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重大作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其实效性、成本低、效率高而对于当事人权利的保障比公力救济更直接、快捷,也更能体现当事人的主体参与性,也更容易贴近人性。因此,有必要通过法律实现私力救济,使其纳入法治轨道,以完善我国的司法制度,满足公众对权利救济的合理预期。 选定私力救济作为研究对象,并非无意证明私力救济相比公力救济更为优越,抑或相反。这并不重要。事实上,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各有利弊,并没有谁更为优越。关键在于哪种方式更适合于特定的个体,以及他何以选择。本文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私力救济的概念特征以及其他的一些基本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是从社会文化、法经济分析和价值等多方面对私力救济的正当性进行探讨,说明私力救济在当代社会存在的正当性及合理性;第三那部分着重对私力救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私力救济的法律化进行介绍。通过本文对私力救济正当性的分析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使人们能够对私力救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能认真、理性地对待私力救济。第二,为人们提供一种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在论证私力救济正当性的过程中,通过与公力救济(主要是诉讼制度)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诉讼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对此有多启发,能促进诉讼制度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把私力救济这一诉讼领域的课题从法理的角度去研究它,不仅提升了私力救济的理论深度,而且把理论法学与部门法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研究私力救济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论证私力救济的正当性,使人们能够对私力救济有正确的认识并在面对它时能够理性、认真对待。这样在现实生活中,当发生权利纠纷当事人寻求救济时能够指导人们在面对自己的个案纠纷时,能够分析公、私力两种救济的利弊,选择适用纠纷解决的最佳途径,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China, private relief is justified and reasonable because of its own reasons and some other social prisoners. Even in some cases, because of its effectiveness, low cost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parties is more direct and faster than public relief.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private relief through law and bring it into the orbit of rule of law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judici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meet the public's 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right relief. Choosing private relief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s not unintentional to prove that private relief is superior to public remedy, or vice versa. This is not important. In fact, different dispute resolution method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No one is superior. The key lies in which way is more suitable for a particular individual and why he chooses.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private relief and other basic conten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key part of the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social culture, leg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and value of various aspects of the legitimacy of private relief, to explain the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private relief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relief, that is, the legalization of private relief.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egitimacy of private relief in this paper, two purposes are achieved: first, So that people can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private relief, and can seriously and rationally deal with private relief. Second,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 variety of dispute res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ving the legitimacy of private relief,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public relief (mainly litigation system), this paper reflects some deficiencies in litigation system from the side, and hopes to enlighten it, which can promote the perfec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litigation system. The study of private relief, a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litigation, not only promotes the theoretical depth of private relief, but also closely combines theoretical jurisprudence with departmental jurisprudence. The study of private relief is not only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y demonstrating the legitimacy of private power relief, people can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private power relief and be able to be rational in the face of it. Take it seriously. In real life, when the litigants in a right dispute seek relief, they can guide people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ublic and private remedies in the face of their own individual disputes, and choose the best way to apply to dispute resolution.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more effectively and to the maximum exten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冰玲;;试析法律作为社会控制主要手段的正当性——读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2 王海波;;检察机关应当强化刑事附带民事诉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3 李莹;;私力救济之民事自助行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白贵秀;;环境影响评价的正当性解析——以公众参与机制为例[J];政法论丛;2011年03期

5 潘德勇;;论国际法的正当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4期

6 彭支援;;法学视角下集体行动的概念与性质辨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7 王鹏祥;;重罪案件适用刑事和解制度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刘宏;赵亮;;罪刑法定原则价值新论[J];人民论坛;2011年17期

9 朱学峰;孟凡壮;;论对弱者的立法保护[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威娜;;《广告法》如何对植入式广告进行规范[J];政法论丛;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昕;;为什么私力救济[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2 周林彬;;我国私力救济制度的实证分析:从定性到定量[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3 杨士林;;拆迁纠纷私力救济原因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颐;;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与正当性[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蒋莉;马飞;;试论环保私力救济及其法律规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6 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以近代西方两大法学派为中心的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吴勇;;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反思与重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8 王桂玲;;放射治疗的正当性、最优化和指导水平[A];第二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高敏;王权典;;关于生态补偿正当性的思考:以受补偿主体行为的性质为视角[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煜儒;罕见重奖违反正当性原则[N];法制日报;2009年

2 江苏省吴江市人民法院 庾向荣;消费维权不能只靠私力救济[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庾向荣;消费维权,不能只靠私力救济[N];检察日报;2011年

4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仅有私力救济是不够的[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姚岚;医师执业安全与患者私力救济的冲突[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魏晓娜;程序的正当性与判决的正当性[N];检察日报;2003年

7 徐昕;为什么私力救济[N];山西科技报;2004年

8 刘吉涛;私力救济缓解不了拆迁矛盾[N];检察日报;2004年

9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09级二班 焦清扬;国家、法律的起源及其正当性之思[N];江苏经济报;2010年

10 高智晟;“私力救济”的无奈与悲哀[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羽艳;私力救济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徐昕;论私力救济[D];清华大学;2003年

3 张立伟;权利的功利化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尹华容;宪法诉讼正当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5 梁玉霞;论刑事诉讼方式的正当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陈春勇;赦免及其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麻锐;经济犯罪法律责任论纲[D];吉林大学;2008年

8 翟楠;教育权力及其正当性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戴庆康;权利秩序的伦理正当性[D];东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华桂;我国私人侦探业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史一权;私力救济的正当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杨亚杰;论刑法的私力救济[D];郑州大学;2011年

4 陆岸;论诱惑侦查之法治化建构[D];苏州大学;2005年

5 梁伟;法官自由裁量权寻读[D];山东大学;2005年

6 王超;企业社会责任正当性及其限度[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7 高小勇;财产征收的正当性及其限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王秋荣;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D];四川大学;2005年

9 秦红;论诱惑侦查[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张洪峰;论立法机关的司法职能[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8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08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9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