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概念是重要的吗
本文选题:法律概念 切入点:观念论 出处:《法学研究》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国内法理学界对于法律规范的研究要远远超过法律概念,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在于受到"法理论上的规范主义"的影响。其中强规范主义立场认为,法律概念没有自身意义和语义所指,完全由包含它们的法律规范来决定甚至穷尽。对此可从性质论与功能论两方面进行反驳。在一般意义上,概念是对象的属性在观念中的呈现,是思维的工具,无法被还原为语词,也不由语言层面的规范来决定和穷尽。在法律语境中,法律概念的语义所指是作为制度性事实的法律事实,纯粹规范上的推论分析无法赋予其意义。法律概念在法律推理中发挥着首要功能,很多时候需要由解释者对法律概念的语义进行确证或具体化。特定法律概念是引发特定法律后果的前提,法律概念的语义构成目的论证的界限,有时也会对后者施加论证负担。因此,法律概念是法律规范的基础,也是进行法律思维和推理的根本环节。法理学界需要加强对于以法律概念为中心的一般法学说的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tudy of legal norms in domestic jurisprudence is far more than the concept of law,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may be influenced by "normative doctrine in theory of law". Legal concepts do not have their own meaning and semantics, they are determined or even exhausted by the legal norms that contain them. This can be refuted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nature theory and function theory. Concept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s attribute in idea, the tool of thinking, which can not be restored to words, nor is it determined and exhausted by linguistic norms.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legal concept refers to the legal fact as an institutional fact, and the purely normative inference analysis cannot give it meaning. The legal concept plays a primary role in the legal reasoning. In many cases,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interpreter to confirm or concretize the semantics of the legal concept. The specific legal concept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causing the specific legal consequences, and the semantic meaning of the legal concept constitutes the boundary of the purpose argument.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law is the basis of legal norms and the fundamental link of legal thinking and reasoning.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磊;;为涵摄模式辩护[J];中外法学;2016年05期
2 王天华;;行政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J];中国法学;2016年03期
3 谢海定;;国家所有的法律表达及其解释[J];中国法学;2016年02期
4 朱振;;什么是分析法学的概念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年01期
5 王贵松;;行政法上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J];政治与法律;2016年01期
6 程雪阳;;中国宪法上国家所有的规范含义[J];法学研究;2015年04期
7 刘叶深;;法律概念分析的性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尹建国;;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说明理由[J];中外法学;2010年05期
9 邱昭继;;法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方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吴丙新;;法律概念的生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沙涛;;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定罪标准——基于吉林省269份判决书的实证研究[J];净月学刊;2017年04期
2 刘征峰;;家庭法与民法知识谱系的分立[J];法学研究;2017年04期
3 王理万;;商业性强制保险制度的合宪性分析[J];法学家;2017年02期
4 张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制定[J];中国法学;2017年02期
5 赵信会;;亲子关系诉讼中的亲子鉴定推定及其改革[J];证据科学;2016年06期
6 张建文;李倩;;被遗忘权的保护标准研究——以我国“被遗忘权第一案”为中心[J];晋阳学刊;2016年06期
7 厦门大学法学院课题组;齐树洁;;福建法院创建“家事法庭”的探索与实践[J];东南司法评论;2016年00期
8 陈华彬;;论我国《民法总则(草案)》的构造、创新与完善[J];比较法研究;2016年05期
9 罗曼;;论家事诉讼程序与家事审判机构的设立[J];民事程序法研究;2016年01期
10 张光;;论东道国的环境措施与间接征收——基于若干国际投资仲裁案例的研究[J];法学论坛;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贵松;;行政法上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J];政治与法律;2016年01期
2 李忠夏;;宪法教义学反思:一个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J];法学研究;2015年06期
3 李忠夏;;宪法上的“国家所有权”:一场美丽的误会[J];清华法学;2015年05期
4 程雪阳;;中国宪法上国家所有的规范含义[J];法学研究;2015年04期
5 马俊驹;王彦;;公有制下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变革和完善[J];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04期
6 程雪阳;;国家所有权概念史的考察和反思[J];交大法学;2015年02期
7 李忠夏;;“国家所有”的宪法规范分析——以“国有财产”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类型分析为例[J];交大法学;2015年02期
8 李松刚;;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主体研究——以建设我国地方物权制度为视角[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9 王贵松;;依法律行政原理的移植与嬗变[J];法学研究;2015年02期
10 巩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公权说再论[J];法学研究;201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玲,田秀娟;法律推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刍议[J];政法论丛;2000年02期
2 于大水;简论审判中的法律推理[J];当代法学;2001年06期
3 郝建设;论法律推理[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彭灵勇;;论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清华法治论衡;2001年00期
5 贾明会;法律推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人民司法;2002年12期
6 陈应芬;论法律推理[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刘治斌;法治运行中法律推理的地位探析[J];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05期
8 张传新;;论法律推理[J];法律方法;2002年00期
9 沈仲衡;论法律推理中的利益衡量[J];求是学刊;2003年06期
10 石现明;滑坡论及其在法律推理中的应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敏;;论法律推理的可废止性[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潘文爵;;寻求形式与实质间平衡的砝码——许霆案法律推理的非典型意义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印大双;;中国法律推理研究现状与展望[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4 王禹;;论法律推理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5 王洪;;论法律推理[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6 张传新;;法律推理形式的历史发展[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金承光;;司法先例与法律推理[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锐;;论法律推理的一致性[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韩登池;;法律适用中的逻辑与经验——兼论法律推理[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鑫泉;;法律推理: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的统一(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建升;运用法律推理 促进理性司法[N];检察日报;2001年
2 周兴中;法律推理在法律适用中的价值[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张静;法律推理在司法过程中的建构[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河南省安阳县人民法院 平国良;审判中的法律推理[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 朱嘉斌 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 韦雯晔;法律推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广东韩山师范学院 韩登池;论法律推理与司法理性[N];光明日报;2010年
7 李宗泽;法律推理概论刍议[N];江苏法制报;2010年
8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 薛梦霞;用法律推理解决国际贸易争端[N];中国贸易报;2010年
9 王俊会;电影《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的法律推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10 吴南燕;推进法律推理的几点建议[N];江苏法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岩;论法律推理中的司法理性[D];吉林大学;2008年
3 沈琪;刑法推理方法初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勇;论法律推理中的实质推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潘文爵;中国古代法律推理大前提构建要素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冀丛;类比法律推理辨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坤;关于我国司法审判中的法律推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军宁;法律推理及其形式与实质[D];河北大学;2011年
7 张静;法律推理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D];四川大学;2005年
8 宋进;法律推理的若干问题的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9 贾秀琴;法律实践的论证方法—法律推理[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石现明;滑坡论及其在法律推理中的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44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4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