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现代法治的困境:均等化处置抑或差异化处置

发布时间:2018-03-27 22:13

  本文选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切入点:应然 出处:《人文杂志》2016年01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建设中最常见的口号,但却未被充分理解和认识。事实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两种内涵:一是应然层面不同社会主体地位的平等;二是实然层面针对不同社会主体的差异化处置。在现代法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往往强调应然层面的价值理念而忽视、否定了现实层面法律的差异化处置,造成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两种内涵的严重背离,产生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巨大鸿沟。从中国传统律法、现代西方法律制度以及我国现行法律来看,法律的差异化处置一直存在。我们认为,现代法治建设中,应当在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应然价值层面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给予法律合理的差异化处置以相应的正当性。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is the most common sloga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rule of law, but it has not been fully understood and understood.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has two connotations: one is the equality of different social subjects, the other is the different disposition of different social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rule of law, We tend to emphasize the value concept at the level of what should be and ignore it, negating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of the law at the realistic level, which leads to a serious deviation from the two connotations of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aw, modern western legal system and the current law of our country, the difference of disposal of law has always existed. We believe tha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rule of law, On the basis of following the level of equal value before the law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we should give the law reasonable differentiation and corresponding legitimac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完美特设博士生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结构性纠纷解决研究”(14ZHFD13)
【分类号】: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彪;李奇;;证据犯罪罪名体系域外考察及其启示[J];海峡法学;2014年01期

2 赵梦瑶;;中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瑕疵及完善——以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罪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4年09期

3 赵远;;糯康案件所涉刑事管辖权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问题研究[J];法学杂志;2014年06期

4 赵俊甫;孟庆甜;;关于修改《刑法》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相关条款的思考[J];公安研究;2014年02期

5 聂姝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之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4年24期

6 陈伟;;认真对待人身危险性评估[J];比较法研究;2014年05期

7 孙利;;诈术的双重视角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8 刘传稿;孙文恺;;腐败行为的治理模式探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9 张娜;;犯罪人事前被害化因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5年23期

10 胡杨;;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研究——刑法教义学和刑事政策上的双重考察[J];研究生法学;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启忠;;放贷型高利贷治罪的三个焦点问题研判[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2 姚树举;;论刑法第三条的立法技术:逻辑结构与立法语言[A];2013年“获取新知”专题研讨会——弘扬获取新知的思想 开发振兴贵州的智慧论文集[C];2013年

3 马章民;;见义勇为及其刑事责任解析[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熊瑛;量刑视野下的立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苏雄华;犯罪过失的理论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磊;故意杀人罪死刑司法限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秦正发;高利贷的刑法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张健;死刑适用之实质条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林竹静;受贿罪罪量要素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安素洁;不能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鹏;窝藏罪若干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郑志红;刑事严格责任中国化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刘易霖;论被害人过错行为对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1年

4 马达;从一般法益到刑法法益—立法视角法益层次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2年

5 樊耀东;危险驾驶罪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6 曹晓丹;论“见危不救”行为的犯罪化[D];山东大学;2012年

7 成文卿;论亲属犯罪的定罪与量刑[D];苏州大学;2013年

8 王晓丽;强制医疗司法程序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9 孟宽;被害人过错情节法定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10 徐东;论我国受贿罪的立法现状与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楠;略论立法平等的几个问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邹兵;;刑事诉讼中民愤对量刑的影响及其控制[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3 吴元元;;基于信息的荐证广告之法律规制——以保健品广告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8年01期

4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春阁;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3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73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