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关联交易的法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8 04:14

  本文选题:关联交易 切入点:法经济学 出处:《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2期


【摘要】:在公司并购中,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负外部性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等理论,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提高利润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师律师券商等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关联交易违法成本极低等因素,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逃税避税、操纵股价、勉强维持上市资格或控股股东掏空公司利益的重要手段。
[Abstract]:In M & A,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have two sid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negative externality internalization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the reduction of transaction costs,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become listed companie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in business. However, due to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lack of independence of intermediaries such as accountants, lawyers and securities firms, and the extremely low cost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affiliated transactions become tax evasion and tax avoidance by listed companies and manipulate stock prices. An important means of barely maintaining a listing qualification or hollowing out the interests of a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作者单位】: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D90-0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建;法经济学:效率对正义的替代及其批评[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宋怡林;法经济学的效益目标[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黄立君;近十年来国内法经济学研究述评[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孙圣民;;2003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年02期

5 ;短讯一则:“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组委会成立[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3年02期

6 冯玉军;法经济学范式研究及其理论阐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1期

7 曾培芳,陈伟;论公司的社会责任——基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J];法治论丛;2004年04期

8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暨制度经济学研讨会综述[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4年03期

9 李俊霖,黄楠;浅析法经济学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J];天府新论;2005年S1期

10 黄立君;;法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经济经纬;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缪文升;;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法经济学分析[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陈柳钦;;法经济学的动态演化及其中国的发展[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任碧云;南云僧;;谁的贡献大——透过一个案例的解剖分析法经济学的制度设计思想[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殷继国;周琳静;;法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孙圣民;;2003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9 ;短讯一则:“中国法经济学论坛”组委会成立[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10 ;中国法经济学论坛暨制度经济学研讨会综述[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立君;我国法经济学研究现状述评[N];光明日报;2006年

2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法经济学: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与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黄东黎;法经济学为立法和司法提供思路[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齐延平;展现法经济学的演进逻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魏建;使法律分析更为现实的行为法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6年

6 魏建;“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在济南召开[N];光明日报;2003年

7 孙秋枫;法经济学:用经济的方法分析法律活动[N];检察日报;2004年

8 深圳大学法学院 本报特约记者 应飞虎;准确了解人类决策有助于促成更好的法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张明;法经济学——透视经济生活新视角[N];经济参考报;2005年

10 赵孟(编辑);经济学视野里的法律[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栾国华;美国法经济学评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素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建构[D];湖南大学;2009年

4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田洪捚;国际私法法经济学分析评述[D];吉林大学;2009年

6 孙法柏;现代环境法的运行机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凌;金融市场治理与公平参与[D];天津大学;2007年

8 徐兴祥;合同法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媛;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邵兴全;解读法经济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高明;19世纪之前法经济学的萌芽和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静;行为法经济学及其对中国的意义[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丽娜;雇主转承责任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6 汤洁;法经济学之“理性选择”理论及其发展走向[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严伟;法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聚焦理性最大化假设[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王琳琳;高速公路监管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祝晓书;网上银行风险分担的法经济学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10 刘政;公共利益的法经济学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47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6747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e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