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东方社会的法律文化与社会治理——基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法哲学考察
本文选题:法律文化 + 社会治理 ; 参考:《理论月刊》2014年08期
【摘要】:马克思在晚年人类学笔记中详尽考察传统东方社会形态,揭示社会发展与法律进步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法学方法揭示了传统法律文明的历史样态与发展规律。东方传统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基于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亲属关系与亲属制度成为东方传统法权关系的历史源起,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逐步从土地共同体所有制发展为国家所有制与团体所有制二元并存的法律文化经济基础,并以风俗习惯、共同体司法作为社会调整的内在机理。传统东方社会的治理方式具有典型的区域法文化特征。
[Abstract]:In the later years , Marx studied the traditional oriental social form in detail ,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legal progress , and revealed the historical pattern and development law of traditional legal civiliza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校长办公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80068)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SJB82001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C-c/2013/01/005) 南通市2013年社科基金课题(2013CNT004) 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分类号】:A811;D9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涛;;马克思评析西方殖民者对东方国家的统治[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2 张式谷;再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03期
3 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与东方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03期
4 何建华;马克思跨越理论的方法论原则[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4年03期
5 王世超 ,曲鲁捷;对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谢霖;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与东方社会发展的道路[J];河北学刊;1988年04期
7 崔兵亮;;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8 陈志良;论东方社会和社会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9 景中强;试论马克思晚年对唯物史观的主要贡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10 赵春荣;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若干问题探讨[J];探求;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凌云;;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片论——兼评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的否定论[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2 秦龙;;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徐卫国;;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徐军;欧洲中心论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邹吉忠;邓小平思考问题有一个制度视角[N];学习时报;2001年
3 陈长安 北京大学哲学系;危机理论的源头活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张一兵 韩立新 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是“日本马克思主义”还是“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齐敏;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论视野[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韩泽栋;理解“晚年马克思”[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培培;问题与解释[D];山东大学;2013年
4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戚嵩;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顾玉兰;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夏泽宏;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熊进;论马克思的时间概念[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景一峰;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实践和当代价值[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朱浩;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再思考[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德梅;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价值[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苑丽丽;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读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启示[D];汕头大学;2011年
5 丁菁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6 王亮;晚年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D];河南大学;2009年
7 郑晶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国家发展道路探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宗雪;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多维审视[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付雅慧;从世界历史的视角理解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赵春辉;论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52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85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