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的意义阐释
本文选题:法治中国 + 法治精神 ; 参考:《东方法学》2014年04期
【摘要】:法治中国的提出决不是要停滞改革,而是要在法治框架内稳步实现社会转型。这既是建立在对国内外形势更为深入的分析之上,也是对法治观念、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更深刻的洞察。"法治中国"是法治精神的全面延伸,需要把法治精神内化为政府、政党和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把法律、法治话语当成思维决策的意识形态,把法治精神全面延伸到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解中去。"法治中国"实现了由局部到整体的升华。法治中国使改革有了长远目标。在法治中国的目标明确以后,法治优位成了我们认可行动方针,任何改革都应该于法有据,应该重视用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识,应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s not to stagnate reform, but to steadily realize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ule of law. This is based on a deeper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concept of the rule of law, the concept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 "China ruled by law" is a comprehensive extens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It is necessary to internalize the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into the trust of the government, political parties and citizens in the rule of law. The spirit of the rule of law is fully extende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under the rule of law. "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has achieved sublimation from part to whole.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has given reform a long-term goal. After the goal of ruling by law in China is clear, the priority of rule of law has become the principle of action, any refor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aw,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orm by the rule of law, and we should resolve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by the thinking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way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
【基金】: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传毅;;法治中国的时间维度解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袁曙宏;;奋力建设法治中国[J];求是;2013年06期
3 韩大元;;简论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4 周叶中;;关于“法治中国”内涵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5 李德顺;;关注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6 葛洪义;;“法治中国”的逻辑理路[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7 孙笑侠;;“法治中国”的三个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8 张晋藩;;综论百年法学与法治中国[J];中国法学;2005年05期
9 姜明安;;论法治中国的全方位建设[J];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04期
10 熊英;;“法治中国”的主体信仰维度[J];学习与实践;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利明;常鹏翱;;从学科分立到知识融合——我国法学学科30年之回顾与展望[J];法学;2008年12期
2 雍峗;;在法与社会的流变中探寻和谐支点[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3 张学博;;西学东渐与法律门的变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贾智杰;;中国的法治化道路——兼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12期
5 张彩超;;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目标和实践路径[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5期
6 卢大林;;深刻理解“法治中国”内涵 加快推进“法治兵团”建设[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7 王发棠;张锡恩;;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性飞跃[J];东岳论丛;2014年01期
8 邱成梁;;法治公信力的建构及其价值[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余继田;李永成;孙小龙;;从法政到政法——由近代以来法学教育机构名称演变所引发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10 曾学智;;当前法律运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思考——对法治进程中社会事件的法社会学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武双;制度移植与功能回归[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代涛;中国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政治机制和适应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尹超;英美法律教育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南京国民政府法学教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慧;运动式执法及其消解[D];南京大学;2011年
3 周瑾;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安全;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5 贺国瑞;我国刑事判例制度之探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宏英;论法与社会之间的和谐[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亮;行政审判组织及诉讼管辖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8 何晶;中日近代法律移植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忠建;《唐律疏议》法律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10 娄曲亢;法社会学名词在中国语境下的变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波;;论法治秩序中的“公民美德”[J];北方法学;2009年02期
2 冯志峰;;中国政治发展:从运动中的民主到民主中的运动——一项对110次中国运动式治理的研究报告[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3 赵静;;论三代领导集体的法治观[J];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1期
4 杨军;;官民矛盾步入显化期[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9年01期
5 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6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7 邵建东;;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德国“法治国家”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8 秦前红;;法治的源流与中国语境[J];民主与科学;2012年06期
9 胡建淼;;走向法治强国[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乔治F.麦克林 ,邹诗鹏;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宽容精神[J];求是学刊;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30年法治:从人物到事件[J];法制资讯;2008年12期
2 王丽红;;“法治中国·30年难忘一案”有奖征文活动启动[J];法人杂志;2008年07期
3 ;迈向法治中国任重道远[J];法治与社会;2011年02期
4 刘武俊;;解读WTO时代的“法治中国”[J];改革与开放;2002年04期
5 ;为民主法治鼓与呼[J];法治与社会;2008年04期
6 仁民;;法治中国:从2007到2008[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02期
7 熊芳;法治中国的法治软件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7期
8 王勇;;转型社会和关于法治中国想象的重组[J];现代法学;2006年06期
9 ;迈向法治中国的崭新起点[J];法治与社会;2011年05期
10 贺卫方;;建构法治中国需要开放心态[J];中国新闻周刊;2003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姜裕富;;村规民约的效力:道德压制,抑或法律威慑[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蒋立山;;简论“未来十年”(2010-2020)推进依法治国的策略问题[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小菁;开启法治中国崭新篇章[N];解放军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廖文根;奠基法治中国[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袁祥 王逸吟;成长中的法治中国[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马兴宇 袁祥 王逸吟;成长中的法治中国[N];光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秦佩华 冀业 侯琳良;法律体系形成 法治中国提速[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驻基辅记者 朱冬传;法治中国:开放+13亿人的首创精神[N];法制日报;2008年
7 郑克文;依法治国结出的硕果[N];经济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张宿堂 邹声文 张宗堂 贾楠;为法治中国的宏伟大厦奠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李强 赵琦玉;广东“立法试验田”功不可没[N];南方日报;2011年
10 伍正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N];解放军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其现代转换[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92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89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