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人身危险性评估
本文选题:人身危险性 + 评估 ; 参考:《比较法研究》2014年05期
【摘要】:人身危险性的评估问题是人身危险性理论得以实践运转和功能发挥的现实前提。对人身危险性评估的长期忽视是对人身危险性客观实体的误读,其主观裁断的结论得出与理性判断不具同一性,司法资源的节约也不是否定其科学评估的实质理由,而且感性判断的表面趋附将把人身危险性理论引向歧途。因此,我们应该慎重对待人身危险性评估,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评估规则与程序细则来矫正现有操作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认真对待人身危险性评估,必须以发掘人身危险性理论的内在价值为目标,探究符合刑罚理论且有实践可操作性的新路径,摆脱依赖感性判断所带来的随意性与非科学性误区。
[Abstract]:The assessment of personal danger is the practical premise for the theory of personal danger to be put into practice. The long-term neglect of personal risk assessment is the misreading of the objective entity of personal danger, and the conclusion of its subjective judgment is not identical with the rational judgment, and the saving of judicial resources is not the essential reason to deny its scientific evaluation. Moreover, the superficial tendency of perceptual judgment will lead the theory of personal danger astray. Therefore, we should treat the personal risk assessment with caution and correct many shortcomings in the existing operation mode by establishing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rules and procedural rules. In order to treat the personal risk assessment seriously, we must explore the inner value of the personal risk theory, explore the new path which accords with the penalty theory and have practical maneuverability, and get rid of the random and unscientific misunderstanding caused by relying on the perceptual judgment.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刑理论的实践回应与规范运行研究”(12CFX035)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特殊群体权利保障与犯罪预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伟;;反思人身危险性在定罪机制中的功能定位[J];法商研究;2010年04期
2 陈伟;;论人身危险性评估的体系构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屈学武;保安处分与中国刑法改革[J];法学研究;1996年05期
4 卢建军;;人身危险性评估的基本方法[J];人民检察;2011年14期
5 劳东燕;;危害性原则的当代命运[J];中外法学;2008年03期
6 邬庆祥;刑释人员人身危险性的测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7 文姬;;再犯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检验[J];刑事法评论;2009年02期
8 大冢仁,张凌;人格刑法学的构想(上)[J];政法论坛;2004年02期
9 翟中东;;假释适用中的再犯罪危险评估问题[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侯思贤;;看法律如何不能自为而自足——读刘燕著《会计法》有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6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7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张训;;论民生刑法的出场——受达顿《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社会到民权社会》的启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周铭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孙日华;;警察如何解释?——从“邓玉娇案”引发的思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刘明辉;;开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程》精品教材的途径[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5 甘培忠;吴元元;;转型中国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探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7 阮丽娟;;环境侵权责任的合理性解读[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叶姗;;购买性财政支出行为之可诉性援证[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黄维娜;董事信义义务的司法审查[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军;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诗诗;董事信义义务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琳;我国民事诉讼司法认知制度之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明,陆岸;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辨析——重在从“罪刑法定”视角观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马贵翔;狱内行刑社会化的价值及其实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黎宏;刑法中的危险及其判断——从未遂犯和不能犯的区别出发[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4 黎宏;;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J];法商研究;2006年01期
5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6 陈兴良;;宽严相济政策与刑罚规制[J];法学杂志;2006年04期
7 孔一;;再犯预测基本概念辨析与选样方法评价[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狄小华;罪犯心理的危险性评估[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叶厚隽;试论刑罚个别化根据:人身危险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谭丽宁;陈金亮;;从检察视角析犯罪测量之意义[J];中国检察官;2007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杜萌邋柴黎;[N];法制日报;2008年
2 陈卫东;[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刁涌;论刑法学领域中的人身危险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岳然;论刑法理论中的人身危险性[D];郑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新礼;陈蕊;;论罪犯危险性评估操作技术[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文姬;;再犯危险性评估的应用[J];法学论坛;2014年01期
3 薛海蓉;詹静;;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适用的实践探索——基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试点经验的思考[J];人民检察;2014年03期
4 林宇虹;;国外社区矫正人身危险性评估的简析及其借鉴[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年04期
5 何川;马皑;;罪犯危险性评估研究综述[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王晓雷;王保存;;假释罪犯社会危险性评估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7 文姬;;再犯危险性评估方法及检验[J];刑事法评论;2009年02期
8 任波;李国华;朱毅;;大型宿舍楼火灾危险性评估[J];武警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林字虹;;社区矫正人身危险性评估的模式[J];职业圈;2007年04期
10 文姬;;再犯危险性评估在英美法系的应用[J];刑事法评论;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宁;;危险性评估中的安全阈值[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昆;何伟;;简论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及要点[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晓瑜;;危险性评估在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的应用[A];第四届第二次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铁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等十二项费用设计概预算计列指导意见[A];铁路环保法规汇编[C];2013年
5 何川;马皑;;罪犯危险性评估研究综述[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杨杏芬;闻剑;黄琼;;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污染的初步危险性评估[A];第四届第二次中国毒理学会食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与营养食品所毒理室联合召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胡卸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8 王雁林;;从评估项目角度试析陕西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李朝安;黄晓光;;长线状构建物地质灾害调查与危险性评估方法探讨——以天然气输气管道泸威线为例[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彭静;柏永岩;;开挖边坡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峰;南宁:工程建设须开展地灾危险性评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谢必如邋白文起;重庆加强地灾危险性评估管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3 记者 李风 通讯员 王洲平;建设工程须进行地灾危险性评估[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4 ;江苏:市县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厦门:地灾易发区工程建设须经危险性评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年
5 记者 李现文;山东开展尾矿库地灾危险性评估[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6 记者 李现文;山东开展尾矿库危险性评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7 记者 曾立 文晶;四类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灾危险性评估[N];重庆日报;2007年
8 张丽华;加强地震灾区地灾危险性评估[N];中国矿业报;2008年
9 记者 范宏喜 通讯员 冯琳;我国2万多公里油(气)管线完成地灾危险性评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10 王旭雁;南京开展地铁工程地灾危险性评估[N];中国矿业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贾宁娟;崩塌块体轨迹模拟在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2 高焕彩;我国逮捕中社会危险性审查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3 陈涛;滑坡引发的次生与衍生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4 于淑萍;可拓工程方法在鹰瑞高速公路地灾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费杜秋;青藏铁路沿线滑坡危险性评估[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93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89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