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视域下法的价值实现与整合
本文选题:权利义务平衡 + 法的价值 ; 参考:《学术界》2014年10期
【摘要】:法学视域下的平衡主要指的是权利义务的平衡,它是对权利本位的一种哲学反思,主张权利与义务并无主次之分,二者具有同等价值,应予以同等对待。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平衡与法的秩序、自由、公平、正义等价值相协调,并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分别促进法的价值实现;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平衡理论主张兼顾、权衡与妥协,并在法律实践中转化为兼顾协调、法益权衡、妥协让步的原则以处理法的价值冲突。平衡对于法的价值实现与整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整理了法学视域下不平衡的六大基本表现,从而进一步揭示平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平衡理论对于法的价值实现与整合的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bal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mainly refers to the balance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It is 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the right standard, which claims that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re not divided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ones, and that they have the same value and should be treated equally. As a kind of value orientation, balance and the order of law, freedom, fairness, justice and so on,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law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s a way of thinking, balance theory advocates consideration, balance and compromise, And in the practice of law, the principle of compromise and compromise is used to deal with the value conflict of law. Bal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value of la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x basic manifestations of imbalance in the field of law, and further reveals the guiding role of balance theory in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balance theory to the re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value of law.
【作者单位】: 吉林警察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失衡问题的法治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BFX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龙太江;妥协理性与社会和谐[J];东南学术;2005年02期
2 蒋德海;;人格尊严和公平对待权[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3 饶艾;张燕;;利益、法的价值、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论[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4 贺电;马楠;;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新发展——从权利本位范式到平衡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鹏兴;;妥协:从冲突走向和谐之路[J];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02期
2 牛静;;合意机制中的妥协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年07期
3 李睿;;凡“真”四种与法权理论[J];东方法学;2014年02期
4 张建军;;论刑法中兜底条款的明确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谢传坤;;论哈特对边沁功利主义法学思想的扬弃[J];法制与社会;2014年12期
6 张超;;论裁判上类推性质之判定——以分离论与一体论的论争为中心[J];法律方法;2014年00期
7 刘风景;;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之病状与诊治[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詹颖;;探究“法律信仰”命题中“法律”与“信仰”的概念[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7期
9 吴真文;;哈特的法律语言观探析[J];法学评论;2014年04期
10 黄震云;吴俊杰;张燕;;法律的时空效力的哲学思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大为;我国政法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汪泗海;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孟丽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那立媛;试论实践合理性与社会和谐[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华;促进“和谐城管”的利益平衡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6 雷波;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7 贺颖;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妥协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杨介聪;摊贩组织化及其自我管理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习蕾;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治妥协[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夏丹;利益多元与公共协商[D];云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兆柱;论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J];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2 孔文;;利益多元化视野下的我国社会公正问题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8期
3 刘旺洪;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4 葛洪义;法律·权利·权利本位——新时期法学视角的转换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5 张文显;;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发展规律[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6 赵康太;对共产主义认识的理论反思[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4期
7 莫希阿什维利 ,黄德兴;经济利益体系与社会和谐[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02期
8 周伟;;论禁止歧视[J];现代法学;2006年05期
9 邓建民,肖春;刍议民事诉讼中诉的利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6期
10 于海江;和谐性新论[J];学术研究;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义;简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8期
2 张恒山;义务、法律义务内涵再辨析[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4期
3 张佳秀;;未成年人侵权之代行监督义务人的责任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4 张永忠;;扣缴义务就是纳税义务[J];政府法制;2009年03期
5 韦绍英;“权利义务一致性”评析[J];法学评论;1988年05期
6 张文显;;关于权利和义务的思考[J];当代法学;1988年03期
7 韦绍英;;“权利义务一致性”评析[J];当代法学;1988年03期
8 张步云;法律以权利或以义务为本位的历史评析[J];政法论坛;1990年06期
9 谢鹏程;;权利义务四论[J];法学研究;1992年03期
10 张恒山,黄金华;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异同[J];法学;199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海鹰;;清算义务人的法律风险防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吴勇敏;王怀章;;车贷险抵押义务归属的法经济学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3 田春雷;;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行——以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分析为视角[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于海纯;;保险人违反说明义务法律效果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寇红;第二次纳税义务:一个陌生的概念[N];中国税务报;2004年
2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法院 李明君;为什么会拒绝协助法院执行[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知名律师 高树;权利与义务的对抗性和相互依存性[N];深圳特区报;2012年
4 浙江省玉环县人民法院 李艳芬 田春勇;浅析婚内扶养义务的履行[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浅谈夫妻间的扶养义务[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案例编写人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徐越峰 最高人民法院 司伟;清算义务人的清算赔偿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郭新平;清算义务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和举证责任的承担[N];江苏经济报;2006年
8 最高人民法院 范向阳 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马巍;协助执行义务人的责任承担[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陶岳兴 刘安;析赡养抚育案件的执行[N];江苏经济报;2003年
10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 吴洪 李霄敏;清算义务人赔偿责任理论依据及范围[N];人民法院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建学;过失侵权的注意义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曹兴权;保险缔约信息义务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冰;论不真正义务[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陈淼;不作为侵权中作为义务来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亚琴;论医生的注意义务[D];南昌大学;2013年
4 吴琼;论我国夫妻扶养义务的履行与例外[D];海南大学;2012年
5 雷蕾;侵权法中一般注意义务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苏彦锋;安全关照义务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张玮;清算义务人制度分析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潘晓雅;医务人员说明义务的民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罗敏敏;论公司解散清算中清算义务人的界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郭槐;论义务教育之义务[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06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90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