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新中国审判事业的奠基者——沈钧儒

发布时间:2018-05-28 13:48

  本文选题:沈钧儒 + 宪政运动 ; 参考:《兰台世界》2014年10期


【摘要】:沈钧儒,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沈钧儒"一生从事宪政运动",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民主宪治思想,是近代中国宪政运动的旗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Abstract]:Shen Junru, a famous patriotic democratic personage,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hina Democratic League, Shen Junru "engaged in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all his life", put forward many far-reaching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ism thought, is the banner of modern Chinese constitutional movement. It mad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ulation of the first Constitution of New China.
【作者单位】: 淄博职业学院;
【分类号】:D909.2;K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三石;;沈钧儒——从“宪政斗士”到大法官[J];楚天主人;2007年11期

2 林琳;浅谈沈钧儒的宪政思想[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郭世佑;《沈钧儒与中国宪政民主》序[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4 郭世佑,田峰;略论沈钧儒的法律思想与实践[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蔡浩明;黄奇;;论抗战时期沈钧儒的宪政思想与政治主张[J];嘉兴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定;杨昂;;2003年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雪;沈钧儒社会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柳倩;宪政民主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唐燕静;律师与20世纪30年代的冤狱赔偿运动[D];山东大学;2009年

4 朱博;革命法制与民主宪政——史良法律思想探微[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曦;沈钧儒法律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漪;旧上海律师界的民主爱国传统[J];社会科学;198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三石;;沈钧儒——从“宪政斗士”到大法官[J];楚天主人;2007年11期

2 郭世东;;“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沈钧儒的宪政实践及其思想[J];江淮法治;2008年05期

3 徐庆全;;沈钧儒的新中国梦想[J];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32期

4 文欣;;沈钧儒以石教子[J];学子;2003年03期

5 沈人德;;大爱无垠[J];群言;2008年08期

6 ;沈钧儒 “七君子”领头人齐家治国[J];中华民居;2011年06期

7 ;沈钧儒智辩大法官[J];共产党员;2010年13期

8 王学平;;沈钧儒为鲁迅治丧与维权[J];文史天地;2006年10期

9 陈水林;解读《楼居七日记》[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杨强;;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沈钧儒[J];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闻黎明;;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再研究[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2 李智;王安平;;论抗战时期中间势力的宪政思潮[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建江;陈爱武;;名人故居的讲解模式与方法[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4 陈先初;;20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的民主诉求——以中国民主同盟为例[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朱宗震;;民盟从筹建到1947年解散的历史定位[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6 闾小波;;从议会主义到宪法主义——从魏源到孙中山民主诉求之检讨[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7 苏智良;江文君;;上海对抗日战争的贡献[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迟晓静;;三大势力挤压下的中国民主社会党[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熊先觉;;司法培训之勃兴与式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夏咸军;;抗美援朝运动中的中国民主党派[A];英明的决策,伟大的胜利——纪念抗美援朝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5周年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大学教授 散木;沈钧儒家书所见“七君子”事件[N];北京日报;2008年

2 口述 沈谱 执笔 陈远;沈钧儒与中国共产党结缘半生[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3 撰文 陈苏;卅年共命倍依依[N];嘉兴日报;2008年

4 曹书瑜;沈钧儒:为中国民主法制求索半世纪[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周天度 孙彩霞;沈钧儒:毕生追求光明和进步[N];光明日报;2006年

6 李在全;沈钧儒先生的梦想与困境[N];法制日报;2008年

7 向敬之;湖南宪政运动拾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徐玲芬;低吟浅唱渔里谣——余新(下)[N];嘉兴日报;2007年

9 范笑我;嘉兴人的烟雨楼[N];嘉兴日报;2005年

10 胡飞雪;一代人理应有一代人的创造[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祖平;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体制下的政治参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叶兴艺;现代中国第三势力宪政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莹;宪政主义、绝对主义与现代伊斯兰主义[D];南开大学;2008年

4 林孝文;浙江省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常保国;民主、人权与中道[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立艳;民国西藏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易顶强;权力重置的文化内涵[D];武汉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支艳;宪政之梦与民主之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雪;沈钧儒社会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曦;沈钧儒法律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4 王茂盛;近代中国宪政运动制约因素的文化反思及其当代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晓晖;沈钧儒政治思想浅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路常青;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历史演进及当代中国宪政建设平台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谭佳林;论宪法文化[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发良;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郑跃涛;清末顺直谘议局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刘彦芬;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述评[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46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946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2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