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虚假新闻的法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1 13:48

  本文选题:虚假新闻 + 国家法 ; 参考:《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虚假新闻作为一个新闻公害早已引起包括新闻界有识之士在内诸多主体的关注和声讨,但梳检以往,我们仍不免会见虚假新闻于诸报之端,因此如何解决虚假新闻问题还以新闻真实一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兼具法学与社会学理论优势的法社会学研究对于众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尤其是对于虚假新闻此类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的新闻现象更是如此。本文从社会变迁等社会学理论视角入手,以法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的形式探讨虚假新闻的产生等各个方面,并探求治理虚假新闻的方案选择。 第一部分:在社会学视角下探索虚假新闻的内涵、产生原因与历程,并由此探索其背后的法律根源;从传统社会到现代法治社会是社会变迁的重要考察点,本部分突出展现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法律因素在虚假新闻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面对愈演愈烈的虚假新闻之势,国家法的优势再次得以凸显。但介入到虚假新闻治理中的国家法不免与新闻业重要内容之一的新闻自由产生理论与现实的碰撞,而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及其平衡途径成为本部分的探讨的重要内容; 第三部分:该部分延续前一部分的理论脉络,将法律责任引入到对制造与传播虚假新闻的相关行为之中,通过对违法性的理论与现实两方面认知,对制造与传播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通过实现方式与免除两个方面作考察,以期在有限内容中明确法律责任的承担; 第四部分:解决虚假新闻的相关问题不仅有法社会学的理论呼吁,更有现实中的迫切需求,在前文科学理清虚假新闻相关核心内容基础之上,本部分为了明确治理虚假新闻的方向性,以社会系统理论为依据,初步建立了选择标准,并通过法律方案与其他方案的分类来详细论述虚假新闻治理的相关内容。
[Abstract]:As a news hazard, false news has long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condemnation of many subjects, including the people with insight in the press. But in the past, we still could not avoid meeting with false news at the end of the newspapers. Therefore,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alse news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research on sociology of law,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jurisprudence and sociology,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solution of many social problems, especially to the phenomenon of false new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re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such as social chan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mergence of false news in the form of sociology of law, mainly in the form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obes into the choice of solutions to deal with false news. The first part is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cause and course of false news from the angle of sociology, and explore the legal root behind it,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rule of law socie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investigation point of social vicissitude. This part highlights the role of legal factors in the social changes of false new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second part: facing the growing trend of false news, The advantages of national law are again highlighted. However, the state law involved in the governance of false news inevitably collides with the theory and reality of press freedom,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journalism,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and its balanced approach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is part. The third part: this part continues the previous part of the theoretical context, will be introduced into the legal liability of th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false news related acts, through the illegal theory and reality of the two aspects of cognition. To investigate the legal liability of manufacturing and disseminating false news by means of realization and exemption,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legal liability in the limited content; The fourth part: solving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false news i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appeal of sociology of law, but also the urgent need in reality. In order to clear the direc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false new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system, this part initially establishes the selection criteria, and discusses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governance of false news in detail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legal schemes and other scheme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0-05;G2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琳;;网络传播虚假新闻之刑事入罪化分析[J];中国报业;2011年04期

2 ;国内[J];走向世界;2011年21期

3 王博;;货运点评[J];商用汽车新闻;2011年26期

4 罗学建;;新闻作品的“炼、找、刻”[J];钢铁文化;2011年08期

5 丁晓星;;善待、善用、善治:微博时代的新闻执政[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6期

6 李鸿建;;拒绝“躲猫猫”,维护公众知情权[J];视听界;2011年03期

7 ;国内其他类似节目简介[J];杭州(我们);2011年04期

8 许由;;翻晒本年度经典“网事”[J];黄金时代;2009年12期

9 徐江善;;“艾滋女”陷阱[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1年07期

10 ;稿约[J];台声;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人和;沙朝锋;宫学庆;汪恒杰;周傲英;;基于评分的重要新闻事件查找[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6年

2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静;;从事实到新闻:意义的生产和再生产[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4 刘静;肖焕禹;;关于我国体育媒介传播中虚假新闻的探究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孙勇;;要重视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摄影报道[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6 高弘杰;;新闻摄影记者意识谈[A];两翼齐飞昂首新世纪——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孙运河;;从虚假新闻的产生看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A];创新“两翼齐飞”机制 服务建设小康大业——第八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薛时文;;扬长避短方能两翼齐飞[A];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材料汇编[C];1990年

9 张燕辉;;新闻摄影瞬间把握断想[A];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第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张映华;;从人物动作中表现人物[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魏永贵;严格规范管理 制止虚假新闻[N];阿克苏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华;我区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虚假新闻[N];宁夏日报;2005年

3 记者 殷雪静;牢记社会责任 杜绝虚假新闻[N];兵团日报(汉);2007年

4 陈军;新闻打假必须规范媒体报料[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5 记者 李跃波;我省新闻战线部署开展制止虚假新闻、抵制低俗之风专项活动[N];安徽日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坚持真实 铲除虚假[N];安徽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李跃波 本报实习生马静;坚守媒体这方净土[N];安徽日报;2005年

8 实习记者 刘冕;重拳出击制止虚假新闻[N];北京日报;2005年

9 欣华;打击虚假新闻引起社会关注[N];中国改革报;2005年

10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蒲波;标本兼治 制止虚假新闻[N];广安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明瑶;汉语网络时评的语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雷震;基于事件的新闻报道分析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文军;新闻视频故事单元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张军芳;美国报纸报道模式的流变[D];复旦大学;2006年

5 翁玉莲;报刊新闻评论话语的功能语法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芳;当前我国大众化报纸消息来源偏向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7 赵雅文;社会转型与新闻平衡报道[D];复旦大学;2008年

8 蔡海龙;传媒生态视阈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9 毛家武;媒介生态视野下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10 刘成付;电视新闻频道的理念与运作[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揭明s,

本文编号:2048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48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0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