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美国的海外投资担保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发布时间:2018-07-01 11:06

  本文选题:OPIC + 对外投资担保 ; 参考:《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外经贸交往日益密切,逐渐从商品、货物的输出转变为对发展中国家资本、服务的输出,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发展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崭新阶段,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发展中国家不仅作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也稳步上升,根据《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球FDI流出量中有四分之一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国的FDI流出量已达48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6,而海外投资存量更是达到2300亿美元。中国作为新兴的经济体对外投资的潜力是巨大的,对中国而言,继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海外投资)已成为其经济持续发展、再上台阶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然内容。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海外投资的保护措施却没能跟上(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还没有从国家层面明确中国自己的海外投资担保制度),中国的对外投资者面临着难以预知的政治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等,而其中作为企业最难克服的就是海外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为了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更有效帮助我国企业有效预防海外投资政治风险,与东道国政府建立良好商业关系,亟待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进行立法。 为了便于中国的今后对于海外投资担保制度的立法,笔者对美国的海外投资担保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之所以选取美国的投资担保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美国的海外投资担保制度是目前世界上运行良好的一整套关于保护本国投资者在外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并协助进行争端解决的制度,笔者通过剖析美国相比他国家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运营上的特点,逐步探究法条规定之外的美国海外投资担保制度是怎样运行的;并且,通过分析美国的海外投资担保制度,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对构建中国的对外投资担保制度提出笔者的建议:我国在设计对外投资担保制度时应当持稳健、相对保守态度、然后在此基础上积极进取、适度创新,创设出符合我国国情,能为中国的对外投资者提供最有效服务的投资保险。因此笔者建议在立法模式上可以先行出台一部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作为试行规则,规定投资担保制度的大致经常范围、承保原则、承保机构的设置及职权,对于具体险别的先不宜做具体规定,随我国投资担保制度的实践不断丰富,等时机成熟再提交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法律。 在具体制度构建上,笔者认为承保险别应区分两大类型:基本险和扩展险。基本险只包括汇兑险、征收险和政治暴力险,然后在扩展险中包含恐怖主义险、政府违约险、承租人违约险等险别供投保人选择,但是扩展险仅能在基本险基础上选择购买,不可单独购买,而且股东应当赋予董事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扩展承保险种的权限, 至于具体承保机构的设置上,笔者认为,应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财政出资成立的一家目前我国惟一承办政策性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为海外投资保险险种主要(不一定是唯一,因为国外很多政府都有鼓励多个机构承保海外投资政治风险)承保机构,该公司已于2002年开设了投资保险业务,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教训。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各种条件已经成熟,海外投资担保立法工作应提上国家的立法日程,因为只有纲领性的法律文件得到明确,才能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整体发展指明方向,使出口信用保机构的法律定位、经营范围得到确认,为整个投资担保制度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也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资金、项目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证。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 the world countries , especially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utside world trade , gradually from the output of goods and goo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 servic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 FDI )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


In order to facilitate China ' s future legislation on overseas investment guarantee system , the author studies the overseas investment guarantee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 The reason is that the American foreign investment guarantee system is a well - run system in the world to protect domestic investors from invest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 mainly developing countries ) and assist in dispute settlement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foreign investment guarantee system and the realist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author ' s suggestion : in the design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guarantee system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author ' s suggestion : in the design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guarantee system , we should adopt the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with lower level as the trial bank rules , and stipulate the general scope of the investment guarantee system , the principle of underwriting , the arrangement and authority of the underwriting institution ,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investment guarantee system should be enriched .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fic system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insurance should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two major types : basic risk and extension risk . The basic risk includes only exchange insurance , collection risk and political violence risk , then it can be selected by the policy holder in the extension risk , such as terrorism insurance , government default risk , tenant default risk , etc . , but the extension risk can only be purchased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risk , cannot be purchased separately , and the shareholders should give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right to extend the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course of actual operation ,


As for the setting up of the specific underwriting institution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insurance risk of overseas investment should be mainly ( not necessarily only ) by China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company ( the only financial institution currently in our country to undertake policy credit insurance business ) . The company has set up investment insurance business in 2002 , and has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hrough long - term practice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9;D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开银;论WTO背景下中国海外投资援助立法的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邹淑环;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现状及其基本构想[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蓝蓝;我国亟需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J];当代法学;1999年04期

4 吴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法律关系主体的思考[J];时代法学;2003年01期

5 陈业宏;论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6 本刊编辑部课题组;走出去:中国经济新战略[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18期

7 邓莺莺;到海外投资去——南京大学赵曙明教授谈企业跨国经营[J];华人时刊;1995年11期

8 汤俊芳;论中国海外投资的域外保护[J];当代法学;1999年01期

9 方智锋;;对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的思考[J];福建法学;2002年02期

10 华言;到海外去闯天下──新加坡政府是怎样促进本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发展的?[J];东南亚研究;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光华;王丽榕;胡斌;;保险资金海外投资浅析[A];2004年全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陈建宏;王斌;程运材;何艳梅;;中国矿业发展海外投资战略研究[A];金属矿采矿科学技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黄德科;张延东;;浅论工程保证担保制度[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4 陈飞翔;;论我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市场进入战略[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郭友群;;“走出去”海阔天空[A];“安财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睿璞;卢新海;;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SWOT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廖进中;陈晓春;;非公有制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础力量[A];民营经济研究论文选粹[C];2004年

8 陈安;;浅议台商大陆投资保险可行途径[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9 徐建民;邬辉林;;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立法问题刍议[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企业管理课题组;;我国海外企业发展战略[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张明扬;韩大企业上半年海外投资“缩水”[N];东方早报;2005年

2 ;新加坡电信:积极扩张海外投资获可观回报[N];人民邮电;2005年

3 本报记者 周小苑;央企老总须为海外投资失误埋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本报记者 屈丽丽;海外投资生变 股权合作成新宠[N];中国经营报;2011年

5 徐欢;香港力争成为内地资本海外投资首选[N];证券时报;2011年

6 记者  李昌鸿;香港将为海外投资者减负[N];证券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谭俞雄;税务风险撞击海外投资视线[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8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 尚明 美国谢尔曼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EmmanuelGaillard 新加坡陈平真律师事务所律师 梁志豪   新加坡交易所市场署上市部助理副总裁 林梅  亚洲开发银行法律总顾问 张月姣  北京市高院审委会委员、执行庭庭长 田玉玺 北京市高院执行庭副庭长 雷运龙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如何防范法律风险[N];法制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王小波 林玉 李圆 王鹤;海外投资尚未成中国企业盛宴[N];经济参考报;2005年

10 李侠;中信证券认为 海外投资惠及周期性产业[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卢进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海外直接投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钟南;中国海外投资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6年

4 熊启滨;中国石油工业海外投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张世超;我国非能源类矿业海外拓展企业战略与风险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陈业宏;中国对外投资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邵祥林;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陈莉;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磊;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金明玉;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永楠;论美国的海外投资担保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陈雷;中国海外投资审批与监管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蔡玫;企业集团海外投资资本的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刘锐;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D];天津大学;2003年

5 臧万成;关于构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夏锐敏;论我国海外投资监管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海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管理问题及建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金春咏;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9 丁原凤;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及我国的立法构想[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李爱敏;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必要性及战略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87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87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4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