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我国法律职业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创新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3 19:51

  本文选题:法律职业人才 + 法学教育 ; 参考:《法制与社会》2016年16期


【摘要】:法学教育制度、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法律职业人员职前培训制度,这三者是相互配套的制度,共同构成我国法律职业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的"三驾马车"。其中,法学教育制度是选拔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实体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是选拔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程序法",而职前培训制度则是法律职业人才选拔培养的"最后一公里"。所谓法律职业人才是指依托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为背景的、从事法律执业工作或者进行社会活动的、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人才在内的"法律人"。所选拔培养的法律职业人才的质量则主要取决于这三者制度本身设计是否合理,且相互间是否能够紧密衔接,优化组合配置。当前,上述制度本身及相互间的严重脱节等缺陷愈加显现,已经无法适应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鉴于此,改革现行的法律职业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已是迫在眉睫。
[Abstract]:The legal education system, the unified legal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system for legal professionals are mutually supporting systems,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troika" of the mechanism for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legal professionals in China. Of which, The system of legal education is the "substantive law" for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legal professionals, the examination system of leg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is the "procedural law" for selecting and training legal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system is the "last kilometer" for th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legal professional talents. The so-called legal professionals refer to "legal persons" who rely on certain leg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ngage in legal practice or social activities, including judges, prosecutors, lawye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talents. The quality of the legal professionals selected and trained mainly depends on whether the design of the three systems themselves is reasonable, and whether they can be closely linked to each other and optimize the combination and configuration. At present,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d the serious disconnection between each other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which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In view of this, it is urgent to reform the current legal professional talent selection and training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秦天宝;扶怡;;德国法学教育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何东;;日本司法改革的最前沿——日本新司法考试制度及法科大学院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8期

3 管言明;;美国的律师资格考试制度及其借鉴[J];中国司法;2008年07期

4 丁相顺;司法考试制度模式比较与中国司法考试的制度创新[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法学论坛;2002年01期

6 郑永流;国家法律者自国家考试出——德国职业法律者培养和选拔模式一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瑜;;浅谈刑法案例教学的适用与发展[J];法制博览;2016年19期

2 段克文;;我国法律职业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创新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年16期

3 艾尔肯;;依法治国背景下美国法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河北法学;2016年06期

4 安金星;李杰赓;;英国与德国大学法学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赤子(上中旬);2016年03期

5 左菁;;论德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最新立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05期

6 朱伯玉;徐德臣;;双师同堂理论解构——以法学教育与定分止争内在逻辑为中心[J];河北法学;2015年12期

7 王大勇;;理工科大学“双轨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以能源工程类课程为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8 廖艳;;职业教育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年07期

9 邱雪梅;;法学本科学生培养模式现状、经验借鉴和改革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06期

10 聂资鲁;;高校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最新改革的核心:强化素质和技能[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韩赤风;当代德国法学教育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3 欧阳芬;德国法学教育改革最新动向[J];德国研究;2003年03期

4 陈啸;德国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Z1期

5 吕杰;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杨继;德国法学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法学论坛;2002年01期

8 丁相顺;日本法科大学院构想与司法考试制度改革[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5期

9 郑永流;国家法律者自国家考试出——德国职业法律者培养和选拔模式一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张萱;中德法学教育比较研究[J];法学杂志;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凤娥;关于法律职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教育的思考[J];政法学刊;2001年06期

2 刘凤娥;法律职业人才一体化培养教育的思考[J];新疆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焦卫东;;论海商法职业人才的关键能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4 王玉玲;;浅析校企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社会责任意识[J];行政与法;2012年03期

5 陆春燕;吴萍;;论法律职业人才的素质结构[J];时代主人;2007年12期

6 赵晓岚;;2010年6种职业人才最吃香[J];职业;2010年04期

7 黄素萍;;培养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J];科技资讯;2010年23期

8 安燕;龙昶;贺志明;;校局合作 培养高素质基层法律职业人才——以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杨宗英;;关于法律职业人才考用衔接情况的专题调研[J];中国司法;2008年07期

10 管火明;;德国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教学模式[J];中国司法;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国春 记者 侯忠江;大连两亿元培训10万特别职业人才[N];科技日报;2009年

2 首席记者 殷昌盛;率先开发新技术职业人才及标准[N];东莞日报;2013年

3 云南省宜良县检察院检察官 罗坤生;别把法学院弄成“司法考试培训学院”[N];检察日报;2009年

4 蒯大海;房地产职业人才应具备五种素质[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5 边巴次仁 记者 刘倩茹;我区司法考试工作体系不断完善[N];西藏日报(汉);2011年

6 本报记者 唐乐燕;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何以如此火爆[N];芜湖日报;2014年

7 记者 杜托;整合资源培养职业人才[N];昆明日报;2009年

8 淄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鹿林;企业需求:高职生命力所在[N];光明日报;2010年

9 淄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鹿林;论两深入促进两个需求相结合[N];淄博日报;2011年

10 聂勇军;找工作还是找职业[N];中国信息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池青;职校语文课外阅读浅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94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94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0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