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法思想形态新探——以晋《律注表》为中心
本文选题:晋律 + 《律注表》 ; 参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01期
【摘要】: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著述一般基于法典描述传统法思想形态,主要聚焦制度特征与基本价值,而忽略法思想言说所透露的本体论、知识论、实践论旨趣。晋律是法律儒家化三部曲归合的产物,《律注表》作为官方认可的经典文本,表达一种与儒家化法典配套的法思想形态:其一,《律注表》宣示"纳礼入律"的立法宗旨,构建"理—律"的形式结构与"礼—刑"的内容结构,以之解释"以礼率律"的规范体系;其二,《律注表》以"变通之体"诠释刑法体系,阐明法的变动本体及知识开放特征;其三,《律注表》在实践论意义上表达一种司法情境化理念,主张"随事取法"、"临时观衅",构成情理司法传统的理论基础。以上均可为描述中国传统法思想形态提供启示。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gal thought is generally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traditional law ideology in the code of law, mainly 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values of the system, but neglecting the ontology, knowledge, and practice of the law. The law is the produ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rilogy of the legal Confucianism, and the law note is a classic text approved by the law. One is the legal ideology matching with the Confucian code: first, the law note table shows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the law of nite", constructs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law" and the content structure of "rite punishment",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standard system of "rite rate law", and the second, the law note table interprets the criminal law system with the "variable body", and clarifies the change noumenon and the knowledge opening of the law. Third, "the law note" expresses a kind of judicial situational concept in the sense of practice, and advocates "taking the law with the matter" and "the temporary view", which form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rational judicial tradition. All of these can provide a revelation for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aw ideolog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小红;;“以刑为主”还是“以礼为主”——中国传统法的反思[J];中国司法;2008年01期
2 杨立新;论中国传统法治中的依法治国思想[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武树臣;;古文字与中国传统法文化[J];法律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4 文正邦,张玉光;中国传统法哲学概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霍存福;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文化性状与文化追寻──情理法的发生、发展及其命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03期
6 李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形成及近代转型[J];长江论坛;2002年01期
7 张玉光;中国传统法哲学的特点和本体观[J];社会科学家;2002年05期
8 王志强;中国传统法的地域性论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研究;2003年03期
10 石文龙;中国传统法行为的特征、心理机制和价值取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强;;混合法律文化背景之下的观察——中国法传统在当代的命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姜晓敏;一部饱含深情的法史佳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李力;找回失落的自信[N];光明日报;2005年
3 姜晓敏;中国传统法的再认识[N];检察日报;2005年
4 张晋藩;中国传统法文化论纲[N];光明日报;2005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韩伟;中国传统法如何保护财产权[N];人民法院报;2013年
6 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 贾未舟;中道作为一种思维方式[N];深圳特区报;2014年
7 高(王+句) 林华昌 吉霁光 郑取;中国法律史学会暨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二00一年学术年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1年
8 马小红;旌表制度与古代道德[N];人民法院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光妍;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玉萍;中国传统法理念的现代转型[D];山西大学;2007年
2 宋联洪;中国传统法哲学内在逻辑的演进[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侯鹏;论中国农耕文明形态下的法观念形态[D];重庆大学;2008年
4 张京凯;孀妇再醮的历史嬗变与中国传统法文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丽娟;中国传统法文化对法治现代化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96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09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