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庞德法学理论中的系统论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09 12:10

  本文选题:庞德 + 系统论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庞德受到当时正在盛行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作用于社会,是为了达到理想的社会效果。法律发展到近代,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这使得应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法律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庞德系统论的法学方法得以形成并逐渐发展。庞德系统论法学方法的形成还受到了当时正在兴起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思想的启迪。 庞德以系统论的法学方法来分析和审视法律,认为法律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和事业,法律的实现是一种过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庞德法律思想中所体现出的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以便为我们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在庞德看来,整个世界是一个内部各要素有机联系的系统。法律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法律规则内部应当协调一致且是动态和发展着的,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理想的社会效果,法律应当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法律调整应当与其他调整手段结合使用,我们应当综合应用社会的、分析的、哲学的、历史的等方法来研究法律。 一项完整的法律体系应当包含哪些要素?在庞德看来,它应当包含法令、技术和理想这三种要素,并认为法律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与此同时,法律的实现也是一种过程,法律就是理性和经验的统一。法律应当是动态的、发展的,法律是特定时空下的法律。 庞德不仅强调法律的自由价值,而且更加注重法律的秩序价值,认为法律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实现良好的社会秩序。庞德在强调法律的利益价值的同时兼顾了法律的效率价值。在他看来,法律的任务就是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要求、需要和愿望。 综上所述,基于特定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庞德的法学思想带有明显的系统沦方法色彩。因此,我们可以从系统论方法这一角度来分析和解读庞德的法律思想。
[Abstract]:Pou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prevailing philosophy of pragmatism at that time and thought that the purpose of making laws was to act on society and to achieve the ideal social effe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w in modern times,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have been emerging. This makes it a trend and necessity to apply sociological methods to the study of law. The legal method of pound's system theory was formed and developed gradually. The formation of the legal method of pound's system theory was inspired by the system theory, cybernetics, information theory and so on. Pound analyzed and examined the law with the legal method of system theory, and thought that law is a systematic social engineering and undertaking, and the realization of law is a process. We can analyze the thought and method of systematic theory embodied in pound's legal though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us with th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of methodology. In pound's view, the whole world is an internal system of organic connections of elements. The internal elements of the law are also a system of organic connections. The legal rules should be consistent, dynamic and developing, the purpose of making laws is to achieve an ideal social effect, the law should be coordinated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egal adjustment should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means of adjustment. We should apply social, analytical, philosophical, historical and other methods to the study of law. What elements should a complete legal system contain? In pound's view, it should consist of three elements: law, technology and ideal, and consider law as a systematic social engineer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lization of law is also a process, law is the unity of reason and experience. Law should be dynamic and developing, and law is the law under specific time and space. Pound not only emphasizes the free value of law, but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order value of law, and believes that the ultimate goal of law should be to realize a good social order. Pound emphasized the benefit value of law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iciency value of law. In his view, the task of law is to meet human needs, needs and aspirations to the maximum extent possible with minimal hindrance and waste. To sum up, pound's legal thought has obvious systematical color based on the specific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refore, we can analyze and interpret pound's legal thought from the angle of system theory.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存生;作为技术的法律方法[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2 张建伟;;法学方法、改革试验与正当程序意识[J];法治论坛;2010年03期

3 涂光启,贺林波;解构与批判:庞德社会工程法学的社会事实[J];求索;2004年11期

4 陈保建;;浅议法律解释[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5 崔二玲;;浅析法律方法[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6 刘丰杰;;浅议法学方法及其多元化归趋[J];法学与实践;2008年03期

7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1卷)[J];河北法学;2006年12期

8 董岩;;法律行为的意志性新论[J];知识经济;2007年10期

9 许伟华;;法律与社会控制——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解读[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10 周永坤;法学的学科定位与法学方法[J];法学论坛;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晓庆;;试论董必武法学方法体系[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陈泉生;郑艺群;;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丹枫;;浅析庞译《论语》之特色——庞德个性化解读对《论语》译本翻译取向的决定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邓经武;;20世纪初中西方诗歌的一次换位——论郭沫若与庞德[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5 张跃军;;从《比萨诗章》中汉字的使用看其对中国文化的表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马菁菁;;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评鉴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7 高秦伟;;行政法学方法论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柯坚;;日本循环社会立法分析[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杨洁敏;;意象派诗歌中的意象——庞德诗作初探[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10 金承光;;论类推适用及其逻辑特征[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宁;刘瑞复教授谈法学方法和方法论问题[N];国际商报;2010年

2 喻中;作为一种法学方法的“以人为本”[N];光明日报;2005年

3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高其才 湖南行政学院副教授 吴传毅;庞德对美国当代司法制度的影响[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韩松;庞德的‘诗歌经济学’[N];社会科学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秀萍;罗格与庞德终于“分手”[N];中国体育报;2001年

6 ;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N];渭南日报;2009年

7 陈君;庞德提交奥运圣火传递新建议[N];中国体育报;2003年

8 李国威;庞德明转动GE中国魔方[N];市场报;2006年

9 许章润;经典的法学方法[N];法制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佑;GE中国区换帅[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2 朱虎;萨维尼法律关系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许平;品境——细读《神州集》[D];复旦大学;2006年

4 张曦;目的论视角的庞德翻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袁靖;庞德《诗经》译本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邹治;法律漏洞的认定与填补[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鲁鹏宇;行政法学理构造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7年

8 洪雪花;意象主义在东西方文学中的回返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9 金晓丹;法律的稳定与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姜福东;返回方法论的法律解释学[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峰;新论题学法学方法及其应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倩;庞德的中国情结[D];河北大学;2007年

3 夏天;庞德与鲁迅“非通顺”翻译之比较[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梁素素;论中国文化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谢丹;“语势”与“势”庞德译学理论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李佑坝;庞德诗歌的美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莺;庞德——中国原动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心莲;理解抑或误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洋;许渊冲与庞德中诗英译思想与成就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罗坚;《诗章》中的儒家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09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09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