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当代中国政治惯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0 15:58

  本文选题:政治惯例 + 形式 ; 参考:《思想战线》2014年03期


【摘要】:当代中国的政治惯例作为成文宪法与法律之外的政治实践,具有政治规则的属性和效力,既是对成文宪法和法律的补充,也受制于成文宪法和法律的精神。政治惯例实践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调整、规范和形塑,对中国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的保障作用不容小觑,其在某些方面的效果是成文法无法达致的。当代中国的政治惯例或显现、或隐藏于宪法、国家根本制度、国家机构的产生机制、执政党的实践、政府的治理过程及国家对外交往之中。
[Abstract]:As a political practice outside the written constitution and law, the political con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s the attribute and effect of political rules, which is not only a supplement to the written constitution and law, but also subject to the spirit of the written constitution and law. The practice of political convention can adjust, standardize and shape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it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the guarantee of Chinese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its effect in some aspects cannot be achieved by written law. The political conven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either manifested or hidden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fundamental system of the state, 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s, the practice of the ruling party,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and the country's foreign relation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立宪的哲学基础与制度资源”(11FZZ006)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当代中国政治习惯法研究”阶段性成果(2013XZYJS173)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2 谈萧;;政治法中的非正式制度——基于中国商会政治控制变迁的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喻中;;认真对待政治惯例[J];博览群书;2008年10期

4 强世功;;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J];开放时代;2009年12期

5 徐锋;;政治发展中民主与政党制度的经验与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4期

6 张分田;;深化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雷安军;;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3 凌斌;;立法与法治:一个职业主义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4 温晓莉;;论法律虚拟与法律拟制之区别——法哲学的时代变革[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5 陈文;;我国未来民法典的“本土化”定位[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6 周云涛;;信用权之反思与重构[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7 泮伟江;;从规范移植到体系建构——再论中国法律的本土化困境及其出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张光杰,王庆廷;历史、现状、未来——对我国陪审制度的法理解读[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高其才;;瑶族习惯法特点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10 朱虎;;萨维尼的《论占有》及其贡献——法学、立法以及方法[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康娜;;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刘运宏;;民主立法问题探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6 高其才;;瑶族的习惯法观念探析[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7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8 周林彬;王佩佩;;商事惯例初论——以立法构建为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9 鄂崇荣;;民间信仰、习惯法与生态环境——试析青海藏族生态观念对保护草原环境的影响[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10 何柏生;;理性的数学化与法律的理性化[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强;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游志能;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曹缅;加拿大多元文化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叶伟杰;中国中期期货公司股东派生诉讼案件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严婷婷;我国纳税人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付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钱学云;中国本土语境下的法律建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钱宇春;论新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背景、特征及其路径[D];江苏大学;2010年

7 吴孝春;物权法定原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周传发;地方立法立项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帅;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村规民约问题[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少婷;近现代科技立法价值取向的冲突与选择[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忠前;论宪法惯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2 马岭;宪法性法律的性质界定[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常安;;“摸着石头过河”与“可改可不改的不改”——改革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宪法变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J];读书;2007年06期

5 陈道英;;宪法惯例:法律与政治的结合——兼谈对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J];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6 姚岳绒;;关于中国宪法渊源的再认识[J];法学;2010年09期

7 周永坤;;不成文宪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法学;2011年03期

8 姚岳绒;;中国宪法语境中不宜使用“不成文宪法”——评周永坤教授的相关论述[J];法学;2011年06期

9 章志远;宪法惯例的理论及其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10 王人博;;宪法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世帆;;拒绝是否是不作为[J];法制与社会;2010年29期

2 王长发;;“普法情结”、法律公布及法律与社会的关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刘睿;;两大法系与中国的法治之路[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8期

4 任天飞;武建敏;;论法治建设中法律的局限性及其克服[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吴建红;;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视域中的中国法治建设[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年21期

6 吕建磊;;谈法律文化在加强法治建设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0年03期

7 叶姝静;;信息时代的新型反腐败形式——网络反腐[J];改革与开放;2011年14期

8 肖琪;;论当代中国建立刑事判例制度的可行性[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9 陈金钊;;法律解释:克制抑或能动[J];北方法学;2010年01期

10 谭毅溪,陶建新;西方法律心理起源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亚妮;;儒家法律思想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陈金钊;;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及其“合法性”理论问题研究[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方开玉;;走出档案法治建设的误区[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4 王津秋;杜以同;;2008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法治建设[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任莹斐;;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现状及完善措施[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王刚;;法治建设:构建和谐海关的必然途径[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7 田忠承;;切实加强法治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海关[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8 林志勇;李庆华;石向阳;;加强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海关的内在要求[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9 张俊明;;民主党派是构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龚恒超;;和谐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失衡治理法治进路——基于董必武法律思想的精髓[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冈市委书记 刘善桥;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法治建设[N];湖北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孟轩;蒙城强本固基推进法治建设[N];安徽日报;2009年

3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张志;城乡统筹和谐发展进程中的法治建设[N];菏泽日报;2009年

4 记者 陈广娟;在更深层次上研究探索法治建设规律[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民盟四川省乐山市委委员、民盟市中区总支委员、四川齐天律师事务所律师 邹虹;法治建设构建平等和谐美好的社会[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6 晴生;无锡法治建设经验全省推广[N];无锡日报;2009年

7 襄垣县县委书记 张红星;加强法治建设 促进县域和谐[N];长治日报;2009年

8 于方;市检察院开展村企法治建设预防咨询活动[N];宜兴日报;2009年

9 记者 刘健;推进法治建设 服务科学发展[N];天津政法报;2009年

10 记者 姜瑜 整理;浦东金融法治建设专家谈[N];上海金融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e

本文编号:2113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113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