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法理学属性辨析
[Abstract]:A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ivision of jurisprudence and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branch law, departmental jurisprudence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academic circles. It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legal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knowledge pedigree. The main reasons for putting forward the category of department jurisprudence in China are the weakness of general jurisprudence in practical guidance and the lack of reflection in the study of branch law. Jurisprudence should not be a castle in the air, it should be practical and interoperate with departmental law. As a discipline of jurisprudence, departmental jurisprudence can reflect on the value of branch law, clarify the basic legal concepts, and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in its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fact, departmental jurisprudence is a unified whole, both as subject theory and methodology, so it is not necessary to separate the two completel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金】:第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2T50758) 中国博士后第50批科学基金项目(2011M500653) 重庆市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吕忠梅;;环境法学研究的转身——以环境与健康法律问题调查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陈兴良;部门法理学之提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周永坤;;“部门法哲学”还是“部门法理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刘诚;祝爱珍;;“法理学与部门法哲学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学;2007年11期
5 董茂云;;从废止齐案“批复”看司法改革的方向[J];法学;2009年03期
6 张文显;;部门法哲学引论——属性和方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7 汪习根;郭孝实;;西方法理学研究五个方面的新进展[J];河北学刊;2010年03期
8 谢晖;部门法法哲学的长成逻辑——兼论“部门法学”的学理化问题[J];文史哲;2002年01期
9 韩思阳;;法理学还要与部门法学疏离多久——以桑本谦先生的法律解释理论为分析视角[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马特;;人格权与宪法基本权关系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章礼强;后现代主义与民法方法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杨光;傅文魁;;刑事和解与公诉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朱富强;;协调和监督两类功能的角色变化与法律的未来发展——兼论法律的本质功能及其现实异化[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辉;;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设[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8 马旭东;;试论罗马法对伊斯兰法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吴斌;陈慧;;盐业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之初探[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10 徐东;;行政合同若干理论问题研究[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8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晨超;论我国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刘艳荣;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陈志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诉讼程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5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章挥;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喻睿之;论民事主体类型的演进[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杨丽;死亡赔偿金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文丽;论我国物权法之公示公信原则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童泽福;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性及其内部控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兴良;部门法理学之提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周永坤;;“部门法哲学”还是“部门法理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陈金钊;法理学应具有学科的独立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梁治平;法治进程中的知识转变[J];读书;1998年01期
5 苏力;反思法学的特点[J];读书;1998年01期
6 王汉军;杨旭;;21世纪室内环境与健康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3期
7 蒋传光;对法理学研究方法的一点思考[J];法学评论;2001年01期
8 朱景文;关于法理学向何处去的一点看法[J];法学;2000年02期
9 李万新;;中国的环境监管与治理——理念、承诺、能力和赋权[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5期
10 武建敏;;中国法理学发展的理论诠释——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法学;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春发;试论教育法地位的独立性[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朱晓红;;论军事法的部门法属性——基于法哲学的视角[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刘焱白;;论我国信用法律保障制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屈耀伦;;治理商业贿赂的思路和对策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钱宁峰;;宪法与部门法关系命题的困境与求解[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6 吴大英 ,刘瀚;建立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J];法学;1983年01期
7 张明楷;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兼论刑法的补充性与法律体系的概念[J];法学研究;1994年06期
8 杨海坤,上官丕亮;宪法法部门初探[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9 刘诚;部门法理论批判[J];河北法学;2003年03期
10 李艾,王相坤;税法的现代性[J];税务研究;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照东;叶勇;;政府采购的法律属性[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照东;叶勇;;政府采购的法律属性[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秘明杰;黄明健;;环境资源部门法之间的协调运作——以与林地有关的法律规定为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4 周海军;丁树仁;;论我国建立专有法医鉴定体系[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5 文伯屏;;论环境资源法律体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6 寿步;;解决软件最终用户问题的依据[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郭s,
本文编号:2209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0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