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美国特拉华州二重代表诉讼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9-13 06:31
【摘要】:为解决股东代表诉讼在母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困境,美国一些州的法院在判例法上引入了二重代表诉讼制度。2010年,特拉华州最高法院针对Lambrecht v.O’Neal案作出的判决,第一次系统阐明了二重代表诉讼的适用框架,并确立了其判断基准。在我国,公司内部控制人通过母子公司架构排除股东代表诉讼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母子或多重公司结构下保护母公司股东利益,有必要引入二重代表诉讼制度,美国特拉华州的实践无疑会给我国有益启示。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in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parent-subsidiary companies, some American state courts have introduced double representation litigation in case law. In 2010, the Delaware Supreme Court issued a judgment in the Lambrecht v.O'Neal case. For the first time, it clarifies the applicable framework of double representation litigation and establishes its judgment standard. In China, it is not uncommon for internal controllers to exclude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through parent-subsidiary structur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effectively, the interests of parent company shareholders are protected under the structure of mother and child or multiple companies.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double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system, and the practice of Delaware in America will undoubtedly give our country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971.2;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余玉苗;吕凡;;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与利益输送: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评论;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章爱文;江少波;;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13年21期

2 吕凡;余玉苗;杨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关联方持股“隧道效应”实现路径及其测度[J];财会通讯;2013年36期

3 张学洪;章仁俊;;金字塔结构下控制权、现金流权偏离与隧道行为[J];经济经纬;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治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战勇;严太华;;公司治理中多重委托代理悖论与制度辅助——兼与冯根福商榷[J];财经科学;2007年03期

2 唐清泉;罗党论;;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6年01期

3 罗党论;黄郡;;审计师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4 罗本德;张宗益;;公司治理效率与投资者保护: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5 黄洁;王宗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6 罗党论,唐清泉;大股东利益输送与投资者保护——一个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7 吴联生;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特征与监管策略[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8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年12期

9 高雷;王家祺;宋顺林;;资金侵占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J];统计与决策;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平;;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则架构[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2 曹益军;;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当事人问题探讨[J];中国外资;2011年08期

3 吴飞;;论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J];金融法苑;2005年04期

4 李宁;庄少聪;;我国股东代表诉讼费用规则的构建[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5 顾微微;;保护中小股东权利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J];经营与管理;2009年07期

6 王静;周毓敏;;专利申请权纠纷中的股东代表诉讼[J];人民司法;2009年18期

7 顾微微;;论中小股东权利保护的股东代表诉讼[J];商业时代;2010年07期

8 陈静波;;论新《公司法》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J];行政与法;2006年09期

9 胡枚玲;张鹏;;股东代表诉讼法律适用研究[J];人民司法;2007年03期

10 赵世意;宋磊;魏延伟;;浅谈我国股东代表诉讼[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母子公司自主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实施[A];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上)[C];2011年

2 王晓静;陈志军;董青;;基于业务相关性的母子公司文化控制与子公司绩效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王继红;;阳泉煤业集团母子公司管控的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4 吴敏;;浅谈内部控制系统构建——对子公司的控制[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5 王法瑞;朱君莉;;试论子公司取得母公司股份的禁止[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潘爱玲;李彬;;合作网络视角下母子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红卫;;如何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8 赵奇;;加强母子公司管控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克慧;尚成民;崔仰峰;陈伟东;;创新母子公司体制 着力构建优强企业集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年

10 许海峰;;试论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之完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洁;沃尔玛实施母子公司管理模式[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

2 同煤集团小峪煤矿 杨文臻;集权管理是解决母子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的突破口[N];朔州日报;2007年

3 张志宏 王鲁平;铜化集团建立母子公司运行体制[N];安徽日报;2001年

4 记者 熊振华 通讯员 杨秋东;石狮成立四家企业集团[N];石狮日报;2010年

5 彭玉林;战略管控型财务模式的特点[N];中国财经报;2008年

6 小嵇;母子公司投资收益如何补税[N];中国税务报;2003年

7 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 伍晋明;影响母子公司文化建设的四个因素[N];国家电网报;2007年

8 记者 肖苏萍 通讯员 龚涛;南昌为企业做大做强“加油”提速[N];江西日报;2010年

9 孔晓旭 韩刚;强化内控方能彰显活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10 杜吟;虚胖的中南公司如何健身[N];中国质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杰杰;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战略一致性:影响、前因与调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张骥;母子公司网络横向联系及管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沈乐平;规范企业集团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乔雪莲;母子公司管控模式设计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高钰;中国制造业跨国企业母子公司双向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郭培民;基于企业资源论的母子公司性质及管理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牛国良;中国跨国经营矿业集团公司治理及管控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陈林;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违约相关性与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葳;母公司控制下的企业集团子公司网络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聂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芳;公司交叉持股法律规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牛瞳哲;论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规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陈琳;论公司相互持股的公司法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刘晓;母子公司协同效应评价模型的构建[D];山东大学;2010年

5 周海燕;论母公司对子公司债权人的法律责任[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杨巍;反垄断法上联合行为理论在母子公司适用之主体适格性探悉[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刘晓妍;子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诊断、再设计和实施[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文文;跨国公司环境侵权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杨茂林;SG集团母子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温静;WY集团公司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40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40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9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