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保安处分制度中的适当性原则及其启示
[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appropriateness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of security measures in Germany,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principle of applicability, the principle of necess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To adapt the system of corrective and security measures to the seriousness of the acts already committed or expected to be carried out by the perpetrator and the personal danger of the perpetrator in the future. This principle has guided the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security measures in Germany, and has also provided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ecurity measures system in China.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基金资助项目(12WZJ18)
【分类号】:D951.6;D924.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秉志,刘志伟;正当防卫理论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张明楷;;论刑法中的没收[J];法学家;2012年03期
3 刘仁文;;劳教制度的改革方向应为保安处分[J];法学;2013年02期
4 屈学武;保安处分与中国刑法改革[J];法学研究;1996年05期
5 陈伟;龚海南;;保安处分的现实价值与命运归属[J];兰州学刊;2011年05期
6 张小虎;;论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建构[J];政治与法律;2010年10期
7 时延安;;劳动教养制度的终止与保安处分的法治化[J];中国法学;2013年01期
8 程雷;;强制医疗程序解释学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杰;;假想防卫法律性质探微[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吕晓伟;假想防卫刍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亚飞;;从实证法学角度看保安处分的中国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张亚平;;《违法行为矫治法》之性质解读[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5 乔金茹;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存废问题之思考[J];法律适用;2003年06期
6 高铭暄;;新中国刑法学六十年发展的简要历程和基本经验[J];法学杂志;2009年11期
7 田兴洪;唐旭东;;论轻罪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我国刑罚结构之完善[J];法学杂志;2010年12期
8 叶小琴;;论刑法的趋同[J];法学评论;2009年03期
9 梁根林;劳动教养何去何从[J];法学;2001年06期
10 吴际元;;劳动教养保安处分化解析[J];公安研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霞;;保安处分——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改革进路[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时延安;孟宪东;;检察机关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地位和职责[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特别程序与检察监督[C];2012年
3 胡长明;;浅析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4 舒铭;;后劳教时代“保安处分”制度的构建[A];“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5 薛梦洁;;论劳教制度被废除后与现实处罚的衔接问题——分流标准的探讨[A];“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董振宇;中国保安措施要论[D];吉林大学;2006年
4 葛磊;刑事制裁体系近现代史纲[D];北京大学;2007年
5 张吉喜;论刑事诉讼中的公正审判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宋伟卫;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人身危险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高长见;轻罪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陆岸;轻罪法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于鹏飞;认识与反思:近三十年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史[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10 张理恒;刑法上正当防卫制度之“不法侵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小燕;正当防卫正当性相关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孙明洁;刑事诉讼中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设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晶;探析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赵冠男;德国保安处分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卫平;论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春燕;中国涉人身自由保安处分制度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万海会;刑法第20条第3款的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曲鹏;准社区矫正制度之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杜宝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保安处分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黎逢豪;论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D];重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志鹏;;没收财产刑废止论——从历史考察到现实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利子平;;防卫过当罪过形式探讨[J];法学评论;1984年02期
3 喻伟;保安处分刑事立法化──我国刑法改革上的重大议题[J];法学评论;1996年05期
4 陈兴良;论无过当之防卫[J];法学;1998年06期
5 薛畅宇,刘国祥;论改革和完善收容教养制度[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周水清;;对收容审查立法问题的探讨[J];公安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7 陈卫东;柴煜峰;;精神障碍患者强制医疗的性质界定及程序解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柳忠卫;秦瑞东;;论保安处分中国化——以立法模式为分析视角[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陈卫东;程雷;;司法精神病鉴定基本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赵秉志,赫兴旺,颜茂昆,肖中华;中国刑法修改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卢建平;;中国精神疾病患者强制医疗问题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李晓琦;[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刘仁文;[N];学习时报;2008年
3 记者 周斌;[N];法制日报;2012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卫东;[N];光明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凌;设立保安处分在当今中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张辉,许身健,魏健;保安处分程序功能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3 高维新,陈新;保安处分制度的法理基础及其在我国的构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刘菲;论我国保安处分立法的社会意义[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房清侠;我国刑法保安处分制度的修正与完善[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魏忠;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曾昕,杨宇;保安处分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魏在军;;论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刑法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王彩丽;;保安处分刑法化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江凌燕;;艾滋病防控的保安处分[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军;;论保安处分制度在我国设立的客观基础——基于刑事政策角度的初步考察[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2 胡长明;;浅析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3 张继孟;;关于保安处分的几个问题[A];外国法制史论文集(《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二、三合集)[C];1990年
4 石川正,
本文编号:2288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8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