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我国法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吉林大学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发布时间:2018-10-23 07:36
【摘要】:我国的法律硕士教育随着法制化的进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法律硕士培养实践的过程中仍存在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吉林大学通过对法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不断提高法律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法律职业需求的的法律硕士培养模式。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master of law in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process of legaliz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training and practicing of master of law, such as inaccurate orientation, unreasonable course setup and weak practice link, etc. Jilin University through the innovative reform of the various links of law master training,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y of law master, actively explore the legal professional needs of the law master training model.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研究生培养处;
【分类号】:G643;D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常安;孙森森;;法律硕士(法学)培养模式探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06期

2 于爱国;梁德东;马本华;赵罡;马淑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吉林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01期

3 蔡立东;吕欣;;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式新探[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年01期

4 刘加良;刘晓雯;张金玲;;法律诊所教育:发展概况、内容体系和积极意义[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德东;于爱国;吕欣;蔡立东;;我国法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吉林大学法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6年04期

2 胡艳香;陈蓉;;法治背景下中国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重构[J];法制与社会;2016年18期

3 梁德东;于爱国;雷连成;李棕松;;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大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4 于爱国;梁德东;刘斯伟;吕欣;蔡立东;;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大学为例[J];山西青年;2016年07期

5 梁成艾;;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的准入条件及实现策略[J];教育探索;2015年12期

6 余结根;陶香香;刘影;陈斌;姚应水;李朝品;;“考研热”影响下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年17期

7 韩中节;黄广进;;我国当前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8 江珊珊;黄彬;;论法律诊所教育对法科学生能力的培养[J];学理论;2015年14期

9 周艳荣;;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5年02期

10 桂志国;赵冬娥;王晨光;;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冀祥德;;论中国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之必要——从以培养法学硕士为主转向以法律硕士为主[J];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05期

2 胡弘弘;谭中平;;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11期

3 李轩;;“法律硕士(法学)”教育模式之弊与法学教育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胡弘弘;王丹丹;;法律硕士(法学)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5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10期

6 冀祥德;王崇华;;规范与特色:中国法本法硕培养反思[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4期

7 丁相顺;;J.M.还是J.D.?——中、日、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制度比较[J];法学家;2008年03期

8 胡加祥;;法学硕士研究化 法律硕士专门化——我国法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2期

9 王健;;中国法律硕士教育的创办、发展与成就:1996-2006[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5期

10 熊跃敏,汤晓贺;法律诊所教育:价值诉求与本土化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恒;中国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月凤;;以就业为导向对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周佳丽;廖兴界;;浅析行动学习法在在职法律硕士培养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年03期

4 王林彬;李燕荣;;法学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之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2年06期

5 阎丽鸿;;法学专业硕士培养中的“第二课堂”及其完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4期

6 李燕;;论法律硕士培养之基本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吴征宇;胡国强;;对我国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年05期

8 廖爱春;;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深圳大学刑法学硕士培养实践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1期

9 刘岩;;基于职业能力养成的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析[J];理论界;2014年04期

10 杨蓉;;公安高等院校法学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健;曲鲁平;陶岩;;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握文 特约记者 吴亚轩 通讯员 张立杰;探秘我军博士硕士培养“重镇”[N];解放军报;2013年

2 骆欣庆;专家热议旅游管理硕士培养之道[N];中国旅游报;2011年

3 记者 苏婷;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规模将扩大[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杨晨光邋毛帽;教育硕士培养:基础教育的“充电器”[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李蕙;二年或三年:啥样的硕士生更受欢迎[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湖北省嘉鱼县人民法院 殷祚桂;研究生学历“泡沫时代”已经来临了吗?[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华子博 通讯员 张全友;企业向武大预付订金下订单[N];湖北日报;2010年

8 王烽;EMBA热潮背后的人脉换生产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范绪锋;热了考研 冷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记者 拓玲 实习生 邢文捷;我省初中升学率达99.93%[N];西安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芳;基于QFD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孙静;“3+1+2”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梁微波;生物教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4 曾夏芳;中美比较视野下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微微;中、美教育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贺菲;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王龙;舞台实践在艺术硕士培养中的重要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郎冰;山东省内高校翻译硕士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楚良勋;教育硕士培养资源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金铃;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8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288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7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