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部门宪法的构建方法与功能意义:德国经验与中国问题

发布时间:2018-11-01 19:46
【摘要】:作为宪法研究的重要方法,规范宪法迄今在我国已获得相当发展,但由于缺乏违宪审查制度的配合,我国的规范宪法成果目前只能停留于思想启蒙和学者自道。而规范宪法的僵局同样映射出宪法实施的僵局。如何在制度阙如的背景下克服宪法实施的困境,便成为规范宪法学者必须面对的难题。源自德国的部门宪法对此提供了重大启发。德国法对于部门宪法的研究主要在于借由"宪法分则"的确立,发挥宪法规范对于各个社会功能领域的辐射和渗透作用,但对于我国而言,部门宪法的引入或许能够为无法与制度实践衔接的宪法释义学提供试炼的场域,并最终反向促进宪法基本权释义学的提升,以及宪法的现实落实。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constitutional research, standardizing constitution has been developed considerably in our country up to now.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cooperation of unconstitutional review system, the achievements of normative constitution in our country can only stay in ideological enlightenment and scholars' self-discipline at present. And the deadlock in regulating the Constitution also reflects the deadlock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How to overcome the dilemma of constitutional implementation in the absence of system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those who regulate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The departmental constitution, which originated in Germany, provided a major inspiration. The research of German law on the departmental constitut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special rule to give play to the radi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norms to the various social functional fields, but for our countr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partmental constitution may provide a trial field for the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which cannot be connec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system, and ultimately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asic right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分类号】:D921;D951.6;DD9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强强;;论宪法规范与刑法规范之诠释循环——以入户抢劫与住宅自由概念为例[J];法学家;2015年02期

2 劳东燕;;刑法中目的解释的方法论反思[J];政法论坛;2014年03期

3 赵宏;;行政法学的体系化建构与均衡[J];法学家;2013年05期

4 张翔;;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J];中国法学;2008年03期

5 秦前红;涂四益;;“物权法之争”与宪法解释——兼与童之伟教授商榷[J];法学评论;2007年03期

6 林来梵;朱玉霞;;错位与暗合——试论我国当下有关宪法与民法关系的四种思维倾向[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7 童之伟;;宪法民法关系之实像与幻影——民法根本说的法理评析[J];中国法学;2006年06期

8 马岭;对“齐玉苓案”相关问题的法律思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王磊;宪法实施的新探索——齐玉苓案的几个宪法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10 陈端洪;对峙——从行政诉讼看中国的宪政出路[J];中外法学;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亚海;;私有财产权概念的公法考察[J];西部法学评论;2017年04期

2 张力;赵自轩;;高考志愿被篡改的民事救济[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3 梁洪霞;;我国法院援引宪法说理的实施问题研究[J];政治与法律;2017年07期

4 牛长稷;;行政法学的体系化构建及其均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8期

5 邹奕;;检视民事案件中的“宪法问题”——以成都信用卡滞纳金案的宪法解释误区为例[J];法律方法;2017年01期

6 张勇;龚慧平;;中国刑法方法论研究的10年回顾[J];法律方法;2017年01期

7 冯健鹏;;我国司法判决中的宪法援引及其功能——基于已公开判决文书的实证研究[J];法学研究;2017年03期

8 韩秀义;;“策略之争”抑或“理论之辩”? 关于两次“民宪关系”之争的检讨[J];中外法学;2017年02期

9 陈建华;;民法典编纂背景下民法与宪法的关系——基于司法实践视角[J];法治论坛;2017年01期

10 魏治勋;;法律解释的方法性原则——对四种法律解释方法性原则之方法属性的辩驳与重构[J];人大法律评论;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根林;;但书、罪量与扒窃入罪[J];法学研究;2013年02期

2 车浩;;“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J];中国法学;2013年01期

3 王书成;;论合宪性解释方法[J];法学研究;2012年05期

4 姚国建;;宪法是如何介入家庭的?——判例法视角下的美国宪法对家庭法的影响及其争拗[J];比较法研究;2011年06期

5 黄卉;;论法学通说(又名:法条主义者宣言)[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刘飞;;宪法解释的规则综合模式与结果取向——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为中心的宪法解释方法考察[J];中国法学;2011年02期

7 廖丹;;宪法中住宅概念之研究[J];法学评论;2011年02期

8 柳建龙;;合宪性解释原则的本相与争论[J];清华法学;2011年01期

9 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10 陈兴良;;形式解释论的再宣示[J];中国法学;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锦光,王丛虎;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牛凯;宪法解释若干问题初探[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王丛虎;我国宪法解释价值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王广辉;宪法解释与宪法理解[J];中国法学;2001年04期

6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7 孙婷婷;对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一次挑战[J];中国律师;2001年12期

8 周伟;;宪法解释案例补充宪法规定的实证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周伟;宪法解释惯例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10 章志远;略论宪法解释的基本原则[J];法学杂志;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国发;;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时代性[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王振民;;宪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文祥;;分权原则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7 王士如;;从宪法到宪政的思考——立宪主义思想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剑;;宪政法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许艳娜;;从立法层面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曹文琦 实习生 林熙;宪法:在普及中遭遇缺失[N];福建日报;2004年

3 杨景宇;宪法的稳定和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03年

4 顾元;西方国家的宪法解释机制[N];学习时报;2000年

5 杨帆;宪法:关注历年考题的易出错点[N];检察日报;2007年

6 武汉大学法学院 潘弘祥;完善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四点建议[N];检察日报;2007年

7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叶中;关于我党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思考[N];北京日报;2008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徐贲;解释宪法是法官的事,也是民众的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10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丰收;论我国准二元宪法解释体制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阳;论宪法解释[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瑜程;宪法解释的类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洁;论宪法解释权的主体[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婧博;宪法责任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宇;论宪法解释的主体[D];延边大学;2007年

7 许傲雪;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D];郑州大学;2007年

8 杨熙玲;宪法解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郝静;宪法解释权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佩佩;宪法解释权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04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304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