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美国紧急状态下的刑事司法:历史、述评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9-04-30 18:37
【摘要】:美国紧急状态下刑事司法体系由美国宪法与宪政制度、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法院组织规则、行政机构审查机制等组成;立法行为、行政行动与法院普通法判例规则共同构成了美国紧急状态下刑事司法的规范体系与运行依据。美国紧急状态下的刑事司法经历了美国建国初期、二战时期、20世纪下半叶以及后"9·11"时代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阶段。建国初期的美国刑事司法与军事行动紧密结合;二战时期的美国刑事司法具有明显的不正义与司法智慧妥协的双重属性;20世纪下半叶随着美国国内刑事实体法的转向以及国际人权理论的发展,紧急状态下刑事司法呈现出融合普通刑事司法传统与军事羁押性质结合的特点;后"9·11"时代的紧急状态下的刑事司法表现出行政权的扩张与联邦最高法院"妥协"中不断尝试限制行政权的趋势。区分紧急状态情形下审判与普通审判,限制行政"固有"权力与保持普通法的发展传统体现了美国刑事司法保护国家安全司法机制的特点,非建构性与反效率是保障紧急状态下刑事司法法治化的应有之义。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71.2;D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仁文;;敌人刑法:一个初步的清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周建达;;转型期我国犯罪治理模式之转换——从“压力维控型”到“压力疏导型”[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3 滕宏庆;;安全抑或自由:危机中的美国宪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4 ;问问吧[J];数字通信;2005年02期

5 蔡桂生;;敌人刑法的思与辨[J];中外法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颖洲;李德贵;;论分权思想与近代西方宪政之建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陈宏光;;立法权概念的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周少元;;近代西方刑法新旧派理论对《钦定大清刑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孙鹏;陈树森;;论意思自治——兼论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5 陈宏光;;行政权力的行政法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金文杰;;后危机时代全球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种松志;;论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泽明;陈晓东;;检察官遴选制度探微[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张云平;任海新;;完善自侦工作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朝霞;贾晓文;;检察内部职权配置基础与路径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杨柳青;邓立;;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完善刑事公诉权监督制约问题研究[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煜;赵刚;;行政检察权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G·雅各布斯,王世洲;刑法保护什么:法益还是规范适用?[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滕宏庆;;论行政应急权的合宪性控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3 冯军;刑法的规范化诠释[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4 喻中;;论“治-综治”取向的中国法治模式[J];法商研究;2011年03期

5 吴世宦;法治系统工程研究在中国[J];系统工程;1991年03期

6 格里·斯托克,华夏风;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7 何庆仁;;对话敌人刑法[J];河北法学;2008年07期

8 俞可平;;中国治理评估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6期

9 单勇;侯银萍;;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研究——运动式治罪的式微与日常性治理的兴起[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陈泽伟;;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基础[J];w,

本文编号:2468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468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