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探讨

发布时间:2019-09-23 12:44
【摘要】:卓越法律人才除应具有通用的能力外,还应具有整体性法律思维和专业判断的能力。高校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结构上应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课程五大模块,采取探究式、案例式、合作式和诊所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建立起健全的制度保障、优秀的师资队伍、充足的经费支持和多元化的法学教育实践平台等保障条件。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2010020) 黑龙江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11554044)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JZ201301016)
【分类号】:D90-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京春;;论高等政法院校的法律职业能力教育[J];法学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张冬;;中国法学应用型教育模式初探——以经济争议解决人才的培养问题为视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刘坤轮;;德艺并重,打造卓越——卓越法学人才国家标准体系说明[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4 段勇;黄素琴;;工科院校法学专业“零距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5 洪萍;;法学专业职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3期

6 李振坤;;浅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素质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7 李健;;试论我国高校法学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完善[J];理论界;2009年07期

8 陈司谨;;卓越法律人才的基本素养与培养路径[J];经济法论坛;2012年00期

9 张杨;;创新与重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06期

10 刘斌斌;郭秀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与构建[J];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倩;;目前我国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段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析法学实践性教学[J];大家;2012年01期

3 姜纪元;;社区“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王平达;郭海霞;;论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包玉华;颜士鹏;侯璐;;“3321”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的构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罗辉勇;;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董志峰;;“复合型、应用性”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8 杨绪华;;浅谈常用几种课堂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和功能[J];消费导刊;2010年08期

9 董志峰;;对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构想[J];西部法学评论;2008年04期

10 周佑勇;;构建“交叉、团队与实务”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J];法学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琳;我国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邵文涛;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郑春来;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建设及其创新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4 王燕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永流;;知行合一 经世致用——德国法学教育再述[J];比较法研究;2007年01期

2 朱立恒;;西方国家法学教育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9年03期

3 杨征军,鲁玉兰;法学实践教学的内容[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傅玉良,聂振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J];辽宁财专学报;2003年04期

5 许少波;法律教育的困惑与现实性选择[J];当代法学;2001年10期

6 李凤岐;论开放教育的办学模式[J];中国电大教育;1998年03期

7 许迪曼·伯恩德;付强;仁晓霞;;中欧法学教育制度和研究体制[J];法学家;2000年04期

8 徐显明;;法学教育的基础矛盾与根本性缺陷[J];法学家;2003年06期

9 Judith A.McMorrow;;美国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养成[J];法学家;2009年06期

10 刘哲明;;浅析“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中国化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姝宏;[N];法制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韶杰;李华耕;;论应用型法学教育师资的培养[J];新余高专学报;2009年04期

2 王霞;;高校开展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8期

3 张玉峰;;论完善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年14期

4 苑立志;;大学法学教育的现实困境及改革思路[J];襄樊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5 张永萍;;对高校法学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年17期

6 云剑;;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年15期

7 梁利;;论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改革思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詹有平;;对大学法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年32期

9 向明;;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文教资料;2006年14期

10 李燕;;高校法学双语教学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媛媛;;法学教育的面相与转向——以电子类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为观察[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2 陈富国;;伦理视野下的法学教育探析[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徐学鹿;;理念、方式、方法——法学教育断想[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4 李轩;邹常乐;;论法学教育视野下的公益诉讼[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卫红;刘广三;;对21世纪法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6 许庆坤;;论法学教育的管制松绑[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7 穆中杰;;共和国法学教育的实证考察与对策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8 李光耀;;论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9 于立强;;法学教育目标分析[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10 杨贵明;;高校法学专业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先波;法学教育的悖论及改革[N];法制日报;2007年

2 徐显明;法学教育的责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周志荣;从法学毕业生的素质缺陷看法学教育[N];法制日报;2006年

4 王立民;中国当前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走向[N];法制日报;2009年

5 季卫东;亟待培育一代国际型法律精英[N];法制日报;2010年

6 博士 许身健;从“千万别来念法律”想到的[N];检察日报;2010年

7 梁捷;弦歌不辍 人才辈出[N];光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仕艳 陈岗;法学教育非改革不可[N];法制生活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蒋安杰;中国法学教育十大新闻评选揭晓[N];法制日报;2010年

10 季卫东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顺势而为 适应变化[N];法制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有亨;中韩法学教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3年

4 刘星显;基于关系视角的法律与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韦洪发;法律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叶立周;当代中国法律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董节英;1949-1957年的中国法学教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穆中杰;上海市法学会历史变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刘剑;卡尔·卢埃林法律职能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尹超;英美法律教育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长发;诊所式法律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温泉;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中法学研究的探索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建芬;本科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夏锋平;中国法学教育之现状、问题与发展进路[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玲;法学教育双主体教学模式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慧;南京国民政府法学教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范莺莺;日本法制控近代化过程中的法学教育[D];兰州大学;2011年

8 刘晏平;甘肃省高校法学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蒋毅;法律实用主义视野下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进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思杰;12至13世纪意大利的法学教育[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0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40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c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