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多元主义评析
发布时间:2019-10-24 04:14
【摘要】:法律多元主义是近些年来法学理论界比较热门的话题,学界对于法律多元主义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法律多元涉及到法哲学、法人类学、法社会学多个领域,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就对它的定义不同,因而目前唯一对法律多元的界定也不是很清晰。法律多元进入我国之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在多个范围内都有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法律多元主义进行系统的梳理却很少,本文先是对法律多元的概念、起源、形成原因进行了阐述,然后根据法律多元的两大研究命题分别做了分析,最后就法律多元主义对于我国法治建设作用和意义进行讨论。 论文第一章是对法律多元的概述,主要讲了法律多元的概念、法律多元的起源、法律多元的形成原因、法律多元主义与法律一元主义的区别这几个问题。法律多元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中的法律多元是从法人类学角度定义的。法律多元的思想的萌芽很早,很多法律学派都对此有过阐述,但是系统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法律多元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法律移植、文化差异、政治结构及立法体制三方面的原因。法律多元主义和法律一元主义的区别主要是四方面:一是产生的背景不同;二是对非国家法的认识不同;三是对国家法的作用观点不同;四是对国家法和非国家法的关系认识不同。 第二章是阐述经典的法律多元主义,经典的法律多元主义是研究殖民地和后殖民地国家的本土法和外来法关系的多元主义,这也是法律多元主义研究的起点。本章分为殖民时代的法律移植和全球化时代的法律移植。殖民时代的法律移植是外界因素推动下进行的,以印度为例阐述了本土的法律和外来的法律之间是如何融合的。全球化时代的法律移植则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自上而下的法律移植增长;二是法律移植依靠国家主权以集中化的方式进行;三是法律移植仍旧是强国对弱国的压制的产物。 第三章是关于新法律多元主义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了一个社会之内不同文化的碰撞也会出现法律多元的现象,开始了官方法和非官方之间的研究。一个是宗教与官方法间的关系,以美国同性婚姻的立法进程来诠释宗教对于官方法的影响。接着是种族和官方法的关系,通过对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的种族政策的分析说明种族和官方法的关系。最后是弱势群体和官方法的关系,通过对妇女权利保护的进程、同性恋群体在各个国家的保护现状和原住民自治的现状说明主流群体和非主流群体的冲突。 第四章是关于法律多元主义和中国法治的,首先分析了我国法律多元的现状,外来的法律制度和传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其中在传统文化中又因为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使得情况比较复杂。在外来法和本土资源整合中主要有三个方面要注意:一是提高本土法的吸收借鉴能力;二是注重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作用;三是正确对待外来的法律文化。关于民间法和国家法的整合,现实对二者的关系作了分析,应该是互动的良性关系,应该如何互动有两个方面:一是立法上应该相互沟通吸收对方的有利因素完善自我;二是司法上应该重视民间调解机制的灵活性。少数民族法和国家法的整合上,首先分析了少数民族法存在的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二是少数民族习惯法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三是少数民族习惯法简单易于操作。如何调和国家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有三方面:一是吸收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有利部分,正确对待;二是司法上既要保证国家法权威也要运用少数民族习惯法调解纠纷;三是重新构造少数民族的法律文化。 论文的结语强调了法律多元主义对现代的社会文明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国家中心主义乃至西方中心主义提出了挑战,开始注意到其他秩序形式与国家法的相互作用。法律多元主义引入我国之后,人们开始更加理性的对待西方法律移植,注重本土资源的利用,对民间习惯法和少数民族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待法律多元主义,我们既要防止用法律的多元性绝对排斥国家法律的适用性,也要避免用国家法律中心主义的一元性来否定法律多元性的存在。肯定国家法主要地位的同时,承认其他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和补充作用,对于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0
本文编号:2552372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美;浅论法律移植的方式[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2 孙笑侠;;论市场经济社会法的民族化与国际化[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3 徐国栋;民法典草案的基本结构——以民法的调整对象理论为中心[J];法学研究;2000年01期
4 郑林;法律人类学研究综述[J];前沿;2005年08期
5 叶赋桂;现代化:合理化与本土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6 黄文艺;全球化与法理学的变革和更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7 谢晖;法律的全球化与全球化的法理[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沈宗灵;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J];外国法译评;1995年01期
9 王晨光;;不同国家法律间的相互借鉴与吸收——比较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J];中国法学;1992年04期
10 申政武;;日本对外国法的移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法学;1993年05期
,本文编号:2552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52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