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当代中国法治精神的平衡取向

发布时间:2019-11-10 23:36
【摘要】:法治精神不仅是法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治实践的内在推动力和追求目标。法治精神具有普适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在当代中国其具体内涵可诠释为和谐精神、法律至上精神、自由精神、权力制约精神和公平正义精神。综观当代中国法治精神,呈现出一种互动平衡取向,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平衡,法律与多元规则的平衡,权利与权利的平衡,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中国法治进程不能靠西方化、模式化的制度设计,应该确立互动平衡精神和务实策略,建立起扎根本土的法治秩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马长山;;法治的平衡取向与渐进主义法治道路[J];法学研究;2008年04期

2 赵光勇;邓海;;自由的权利视角——论自由主义的权利观[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徐大建;;西方公平正义思想的演变及启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何勤华;历史法学派述评[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02期

5 贺电;马楠;;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新发展——从权利本位范式到平衡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01期

6 吴光辉;论法律至上[J];现代法学;199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孙放;;论政府投资的法价值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赵颖坤;;“均质”与“激情”下的规则制定——建国初期的立法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韦志明;李妍;;民族地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发性意义——基于三江县冠洞村的个案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8 韦留柱;;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河南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9 于君刚;;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汉中市部分县区为调查对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10 吕震乾;;试论清末修律对中国近代法制转型的影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明春;;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秩序的重新构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任晓雪;;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水资源保护面面观[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5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之场域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6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李娟;刘芳;;我国环境侵权司法救济的现状与未来——从法社会学角度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8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9 杨凯;;论公共关系与现代行政审判权的良性运行[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罗庆群;;论刑事庭审证据裁定对检察公诉权的制衡——以刑事审判认证为视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4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健;专利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谢瑾;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丹;侦查信息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震;“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天真;社会转型期的农村人民调解机制探讨[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皓;我国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旺洪;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2 郭道晖;;公民权与公民社会[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3 姚建宗;权利思维的另一面[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4 葛洪义;法律·权利·权利本位——新时期法学视角的转换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5 张文显;;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是法的发展规律[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6 赵康太;对共产主义认识的理论反思[J];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4期

7 朱贻庭;;“公正”二字是撑持世界底——论中国传统的“公正”观[J];探索与争鸣;2010年11期

8 巴尔;力文;;三种不同竞争的价值观念体系[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09期

9 陈玉刚,俞正梁;21世纪权力的流变:集中与分散[J];学习与探索;1998年06期

10 张文显;;“权利本位”之语义和意义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法是新型的权利本位法[J];中国法学;199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琰,高小清;对当代中国法治道路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559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59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