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的纠纷解决看乡土正义
发布时间:2019-11-13 10:41
【摘要】:乡村社会在现代化的语境中一直被视为是传统的、落后的。国家的法治实践,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构建。力图把乡村也纳入到这一范畴中来。不料却发生了种种困难,遭到了乡村规范的抵制,乃至村民的不认同。国内对这一问题的成因从各种角度的剖析的论文已经众多,因此无意在这里再费一墨。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会受到历史路径的影响,会受遥远的过去中,即使像人的记忆这样的各种微小因素的影响。历史在于发现。对乡村纠纷的梳理,要透视的就是乡村背后的历史传统。这种历史传统中就蕴含着乡土的正义观。在一般意义上认为,随着现代化的程度的提高,传统社会会逐渐消失。可人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传统并不会因为现代化消失,还有可能兴盛开来,成为新的历史起点。基于此种认识,探析乡村社会的正义观,不仅为解决乡村的法治实践困难提供了视角,也让中国的法治建设看到了希望。 对于乡村纠纷的解决方式的梳理,分析探讨乡民内在的选择动机,可以看清乡村的治理结构。它的秩序到底是如何被构建出来。实质正义、合情合理和个案正义这都是传统的正义观。因为新时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化,,传统社会以血缘和姻亲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逐渐被以业缘为主导的社会关系所取代。这种传统的正义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更像是现代的正义观,以个人为基础,以利益为标尺。同时也说明,乡村需要国家的法律,但这种法律要反映出乡村的真实面貌,表达出村民的内在需求。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0
本文编号:2560267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小文;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2 陆益龙;;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问题及范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尤陈俊;法治的困惑:从两个社会文本开始的解读[J];法学;2002年05期
4 尹保云;现代化中的农民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张 雄;讨价还价:政策法规与村民行为——对郊村拆迁过程的解读[J];开放时代;2001年12期
6 杨玉豪;乡土社会视野的法治[J];求实;2003年02期
7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年03期
8 田成有;功能与变迁:中国乡土社会的法治实践[J];学习与探索;1999年06期
9 李然;张赫;;浅谈乡土社会中的正义观[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本文编号:25602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60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