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和谐社会下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4 12:15
【摘要】:中国传统法制比较薄弱,为此曾经付出沉重的代价,解放后几十年里我们对法治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指导下,在199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治国方针。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推进,和谐社会下的道德、法律问题一直受到各界关注。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没有重视法治与德治审查的重要性,对其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把无视道德而直接采取法治的漠视处理方式,但没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作者提出“道德法律化”这一主题,并以此作为切入点,认为只有促使道德法律化,才能更好的来带动中国的“法治”和“德治”政策的有效实施。 道德法律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发展现象。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同时,法律的客观形势也进一步得到确立。我们通过10年以上的经验、教训的积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解了很多矛盾,但仍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只有法治才能是这些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这是因为法律本身具有的规范作用,它通过制定标准,规范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怎样使社会矛盾问题得到合理、有效和安全地解决,是保持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法律的影响,国家提出的“法治”的原则,并很快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认可。然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具体体现。历史上的无论何种类型的社会,都有着自己的道德文明,他们在加强本身法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是更加先进的社会形式,当然更需要道德文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思想道德以及党风、政风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体制的转轨过程中,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实现道德法律化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伦理和法律发展必由之路,“法治”和“德治”的相互渗透中,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在实践中互补;该方法具有国家强制力。道德和伦理主要依靠公众舆论的压力,具有灵活性特点,二者需要进行结合,道德的法律化是可以协调道德与法律各自的功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总之,道德法律化是为更好地实现以德治国,促使道德和法律两者协调发展,为推动中国的“法治”和“德治”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佳;道德法律化及其局限性[J];道德与文明;1999年05期

2 吴汉东;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关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协调发展的哲学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范进学;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法学评论;1998年02期

4 周永坤;论法律的强制性与正当性[J];法学;1998年07期

5 徐西胜;道德重建与制度安排[J];甘肃理论学刊;1999年03期

6 王云骏;浅议道德规范法规化[J];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7 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法学研究;1999年01期

8 刘学在,胡振玲;督促程序的适用现状及其立法完善[J];律师世界;2001年07期

9 夏军马,西恒;法制文明与道德文明——兼谈理论研究中的一种思路[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年03期

10 郑维川;论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J];思想战线;1996年04期



本文编号:2560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60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