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河北省农民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2 05:11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地提出,中国法治化进程得加快以及多年的普法教育,中国农民法律知识贫乏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的法律意识依然相对淡薄。在构建和谐新社会的过程中,法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法治地促进作用不可小视。本文以对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的调查为基础,从理论与实践、文献解读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高度对河北省不同类型的农民法律意识做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很好地总结出现阶段我省农民法律意识的新特点、导致这些特点的原因及处理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借鉴作用。 本论文对河北省农民法律意识的研究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分析了河北省不同类型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在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对河北省的农村干部、从事种植业的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和经商人员以及乡镇企业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型农民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了分析。经过初步的手工处理和专业的统计软件的分析,比较了河北省不同类型的农民在法律意识上的差别以及相同之处,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河北省农民法律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认为河北省的农民对常见的实体法律的内容有了一定程度地了解、维权意识增强,但是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狭窄、对法律的信仰程度低并有着强烈的无诉意识。 第二部分研究了影响河北省农民法律意识养成的因素。本部分的内容主要分成两个大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探讨了自身因素对农民法律意识养成地影响,包括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差距对法律意识地影响;其次分析了外在因素对农民法律意识养成地影响,主要围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立法不完善和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以及法制宣传薄弱等方面展开。 第三部分总结了提高河北省农民法律意识的主要对策。本部分是在结合河北省省情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河北省农民法律意识进行了探讨。首先,要发展河北省农村经济,为农民法律意识地提高提供物质保障。除了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对农村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加强农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的市场竞争能力,确立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等传统发展经济措施外,各地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和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进行经济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经济;其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农民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提升农民法律意识创造基本条件和可能。要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我省财政和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建立和完善农村的成人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主要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发展乡村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来实现;第三,要完善与三农相关的立法,从法律源头上保障农民的利益。要从立法的指导思想上,树立起保护农民权利的意识、从立法内容上,要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多的体现对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改变过去重管理轻权利的倾向;第四,有了良好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之后,要改善司法环境,树立法律的权威。主要通过进行司法改革和加强对执法队伍建设的方式,从而增加农民对法律地信仰;第五,从普法宣传的层面上,要转化普法思维、创新普法形式。通过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普法队伍、合理安排普法宣传时间,以及发挥新型媒介的作用建立新的普法宣传平台、抓好普法宣传的重点、深化普法内容等多种方式,使普法宣传成为农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渠道,并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奠定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高峰;;论和谐新农村建设中法制的作用及建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秦华;从传统法律观念到现代法律意识——论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张学亮;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J];求实;2004年02期

4 吴增基;;国民心理对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的影响及其现代价值[J];政法论坛;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鹃;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变迁与农村法治化道路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郑象征;农民法律意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75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75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9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