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矫正刑论:黑格尔刑罚目的理论的再定位

发布时间:2020-03-04 00:13
【摘要】:黑格尔的刑罚目的理论形似报应刑论,但实质上应定位于矫正刑论。根据该理论,基于法的必然性与普遍性,刑罚是对犯罪的否定;刑罚应与犯罪保持价值上的等同;进入实践环节中的法首要地要求刑罚依照刑法来维护法律的有效性;维护法律的有效性就是要消除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一切不利影响,进而刑罚最终应表现为矫正犯罪的意志。黑格尔的矫正刑论不仅没有侵犯反而捍卫了人的人格尊严,并体现了对法、理性和自由的尊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少华;;刑罚目的观之理论清理[J];东方法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陈军;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冠楠;;刑罚目的之理性建构[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毛冠楠;;刑罚目的之理性建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鲜铁可;论我国刑罚目的之取向[J];山东法学;1994年02期

4 彭清清;;论刑罚效益的概念界定与特征[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5期

5 胡利敏;;简析我国的社区矫正[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陈琳琳;;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取消论——从刑罚目的之维[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7 臧淑旭;;浅谈中国古今的刑罚目的[J];法制与社会;2009年03期

8 董耿耿;;试论我国刑罚目的与人权保障[J];大众商务;2009年10期

9 王山;王湛博;韩坤;;试论一般预防应否成为我国的刑罚目的[J];法制与社会;2010年18期

10 马荣春;论刑罚动机、目的及相互关系[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于世忠;房绪兴;;刑事法治论域中的刑法目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文新宇;;试论刑罚与犯罪的关系——兼谈死刑的废存问题[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于文卿;;浅议对监狱提请假释的检察监督[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杨平;罗浩海;;相对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储槐植;;犯罪在关系中存在和变化——关系犯罪观论纲:一种犯罪学哲学[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7 许章润;;试论犯罪学的研究方法[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兴良;刑罚目的的功利蕴含[N];检察日报;2005年

2 李忠诚;刑罚执行:在监督中实现刑罚目的[N];检察日报;2003年

3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马谨斌;依据刑罚目的建立阶梯型自首制度[N];检察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学军;被母亲“捐”给宁夏的审判专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张一帆;犯数罪投案后只供述一罪也应认定自首[N];检察日报;2003年

6 乐欣;韩国刑法:争鸣中走向现代化[N];检察日报;2004年

7 曹茂林 曹雪松;法院送达执行文书应有时限规定[N];检察日报;2002年

8 张海光;社区矫正:刑事司法实践的有益尝试[N];学习时报;2004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李燕涛;所有惩罚都是损害[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宫秀丽 刘吉涛;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一军;刑罚配置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久生;刑罚目的及其实现[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川;刑罚目的理论的反思与重构[D];山东大学;2007年

4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张新u&;终身自由刑替代死刑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淞;刑罚目的与量刑[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托弟;对我国刑罚目的理论的反思及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3 蒋皓;构建社会转型期的刑罚目的[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4 薄敏;罪刑配置阶段的刑罚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张琳;刑罚目的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毛丹丹;预防作为刑罚目的之正当性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毛冠楠;刑罚目的之理性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陈勇;论报应主义刑罚目的观[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陈新辉;论我国自由刑减刑制度之存在问题及完善路径[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王霞;罪刑均衡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84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584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6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