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道德立法标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1:24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并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重要原则确立下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一原则。道德立法是德法合治的重要途径,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大背景下,道德立法势在必行。新修改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规定为道德立法提供了最权威的法律依据。2018年5月,中共中央又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要注重立法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的法律规定,为我国的道德立法实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如何进行道德立法,道德立法又该遵循怎样的标准,是需要进一步细化的问题,有必要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本文主体部分的内容分为“道德立法的理论阐释”、“我国当前的道德立法实践现状及问题”、“道德立法的限度与标准”三个章节。首先,对道德立法的理论阐释分别从理论基础、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三个层面展开,从理论上解释了道德立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较为宏观地展现了道德立法的基本面貌。接着,以我国道德立法实践中比较典型的几个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当前道德立法实践的现状及问题,为接下来的道德立法标准问题研究打下基础。探讨道德立法的标准问题绕不开法律与道德的边界问题,法律与道德的边界是道德立法的天然界限。除此之外,还从四个方面对道德立法设定了标准,分别是:不同类型道德的立法对应不同的法律后果、道德立法体现宪法精神和原则、道德立法兼顾多元道德诉求以及确保道德立法后的可操作性。具体而言,参考富勒的道德分类理论,再结合我国自身的道德立法实践,“较低层次的道德”可以为“义务的道德”所涵盖,其保障措施应以惩罚为主。“较高层次的道德”更接近于“愿望的道德”,其保障措施应以鼓励为主;遵循宪法精神要求立法者从权利平等的角度考虑道德上升为法律的后果,不能为了保护一部分人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合法权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是德法合治的必然要求,但在此前提之下还要注意保护多元的道德诉求;由于道德是柔性约束,没有特定的监督主体,道德上升为法律之后,有必要采取设立监督执法主体等措施,以确保其法律上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芳;;西方史学界对古罗马公民道德法律化问题的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18年03期

2 张宇;;道德法律化的法理分析[J];法制博览;2018年25期

3 李雯倩;;传统社会道德法律化对现代法制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2016年09期

4 黄丽娟;张小白;;道德法律化的分析[J];南方论刊;2015年01期

5 耿江涛;;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商;2015年13期

6 林李红;;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年12期

7 郝芷谊;;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融合: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J];青年与社会;2019年04期

8 何纯渊;;车之两轮 鸟之双翼——浅议道德法律化的困惑[J];新课程(下);2016年11期

9 毛迎春;;法与道德的辩证关系[J];今日财富;2017年01期

10 黄雨萍;;论道德法律化的法理基础及其思考——以见义勇为“入法”为视角[J];祖国;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郝日;郝智倩;崔西进;;对见义勇为立法保护的法理学思考[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许多;;法律与道德——“换偶事件”——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恩怨[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3 田合;;见义勇为法律意义之探析[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李红莲;;浅析见义勇为的涵义[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孟宪玉;李玉君;;道德法律化传统与中国法治现代化[A];传承与创新:中国法制史学六十年 张晋藩先生执教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可训;人性视角下的法律与道德[N];人民法院报;2016年

2 范忠信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导;见死必救:道德法律化的选择[N];长江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林升文;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伦理道德?[N];福建日报;2018年

4 张涨;“常回家看看”不是让你打卡[N];新农村商报;2013年

5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晓海;道德的归道德 法律的归法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殷雷萍;法律如何保障精神赡养[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钟明华 刘想 整理;公民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的事情[N];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李林;法律与道德的三种基本关系[N];北京日报;2012年

9 李冠儒;法律的局限与道德的张力[N];光明日报;2006年

10 彭兴庭;权力“伦理”应有法律依据[N];中国改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同君;守法的伦理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秀萍;论法律的伦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启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法之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姒鹭;行政伦理法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静;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道德立法标准问题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9年

2 万霞灿;论中国社会转型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协调[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年

3 郭晓乾;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D];黑龙江大学;2018年

4 杨双璐;论我国公民守法的道德基础[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5 陶小芳;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与实践考察[D];复旦大学;2014年

6 高建新;和谐社会下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梁钢;道德法律化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熊天成;行政道德法律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9 陈晓斌;道德与法律互化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杜广艳;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冷漠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61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61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4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