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改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3-26 18:04

  本文关键词:论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改革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的中国整个社会都呈现出动荡而复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新政改革拉开序幕,其中对国家政治体制进行改革的预备立宪和宪政改革成为中国近代政治法律时代的开篇华章。满族亲贵作为权力集团的内部力量,由于其贵族身份、民族属性,以及在立场上绝对的政治忠诚度,成为清政府作出立宪决策的直接动因,在宪政改革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并深受统治者信任倚重,主持和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新政改革开展之后,初期未能有效改善国家内外交困的艰难时局,随着国内立宪思潮的发展、日俄战争的刺激,经过派出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后,在满族亲贵的劝谏说服慈禧之后,预备立宪和相关的宪政改革进入筹备启动阶段。满族亲贵在上奏中构建了宪政改革基本方案,并筹定了立宪年限,使清廷作出预备立宪的决定。清末宪政改革开启后,满族亲贵投身改革实践,设计并主导了中央和地方官制改革及司法改革,组织法律编制工作,修订颁布宪法性文件,建议化除满汉畛域的各项措施,构建并试行民主代议制,对民主运动进行参与或响应,改革军事制度重建军队以保障改革推行。在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宪政改革内容,满族亲贵都积极参与,并引导着改革的进程和走向。对于清末宪政改革所呈现的面貌和出现的问题,满族亲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满族亲贵对宪政改革的态度和实践效果,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肯定,而由于其民族属性和贵族身份,也导致了改革遭遇的困境和最终的败局。
【关键词】:满族亲贵 预备立宪 宪政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9;K257.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5
  • 绪论15-24
  • 第—节 研究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改革影响的背景和意义15-17
  • —、研究背景15-16
  • 二、研究意义16-17
  • 第二节 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改革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17-21
  • —、国内研究动态17-20
  • 二、国外研究动态20-21
  • 第三节 研究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改革影响的方法、思路及创新之处21-22
  • —、研究的基本思路21-22
  • 二、研究的方法22
  • 三、创新之处22
  • 第四节 研究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影响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措施22-24
  • 第—章 满族亲贵与清末宪政改革概述24-36
  • 第—节 清末满族亲贵概述24-31
  • —、皇权政治的核心集团24-27
  • 二、满汉民族矛盾的症结27-29
  • 三、国家政治的主导核心29-31
  • 第二节 清末宪政改革概述31-36
  • —、清末宪政改革的涵义和历程31-32
  • 二、清末宪政改革的背景32-36
  • 第二章 清末满族亲贵对宪政改革的认识与筹备启动36-47
  • 第—节 满族亲贵对宪政改革的认识形成36-40
  • —、宪政思潮的影响36-37
  • 二、日俄战争的刺激37-39
  • 三、出洋考察的借鉴39-40
  • 第二节 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改革的筹备与启动40-47
  • —、强调实行宪政的必要40-41
  • 二、规划宪政改革的方案41-43
  • 三、力促启动立宪程序43-47
  • 第三章 满族亲贵在清末宪政改革中的实践47-66
  • 第—节 满族亲贵在官制改革中的活动47-51
  • —、提出三权分立的改革方案47-48
  • 二、参与中央官制改革的决策48-50
  • 三、对地方官制改革与司法改革的建议50-51
  • 第二节 参与宪法性文件和法律的创拟51-53
  • —、奏请设立宪政编查馆51-53
  • 二、参与《钦定宪法大纲》的修订和颁布53
  • 第三节 满族亲贵积极参与清末化除满汉畛域的活动53-59
  • —、满汉问题的再次提出53-55
  • 二、设计化除满汉畛域的具体方案55-58
  • 三、化除满汉畛域的结果58-59
  • 第四节 清末试行民主代议制中的满族亲贵59-63
  • —、咨议局与资政院中的满族亲贵59-60
  • 二、满族亲贵对民主运动的参与和回应60-63
  • 第五节 满族亲贵在清末重建军队中的作用63-66
  • —、集中军权以保障宪政改革63-64
  • 二、加强军事建设以提升国防力量64-66
  • 第四章 清末满族亲贵对宪政改革影响的评析66-72
  • 第—节 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改革的积极作用66-69
  • —、满族亲贵对宪政改革的态度评价66-68
  • 二、满族亲贵践行宪政改革活动的成效68-69
  • 第二节 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改革的消极影响69-72
  • —、价值诉求的错位——功利主义与国家主义双取向69-70
  • 二、固有身份的局限——群体利益与国家利益未重合70-71
  • 三、改革逻辑的困境——集权主义与分权制度难相容71-72
  • 结语72-74
  • 附录 1—清末宪政改革中的满族亲贵群像74-89
  • 附录 2—满族亲贵与清末宪政改革大事年表89-94
  • 参考文献94-99
  • 致谢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春丰;;载泽与清末立宪[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2 张海山;;戊戌变法与晚清满汉矛盾的演变[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朱东安;;晚清满汉关系与辛亥革命[J];历史档案;2007年01期

4 马勇;;从倡言改革到反对革命:对晚清皇族的一个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宇;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研究(1901-1911)[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彦杰;“预备立宪”—博弈论视角下的清廷派系之争[D];山东大学;2011年

2 黎俊祥;慈禧与清末新政的启动及转轨[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满族亲贵对清末宪政改革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9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