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变法中国情派的理论主张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凤莲;;清末礼法之争的焦点再探[J];江海学刊;2018年04期
2 艾永明;论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J];苏州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3 李平;;先秦礼法之争新诠——以情景中的儒家学说演化为线索[J];清华法学;2016年04期
4 但小红;;劳乃宣与清朝末年的礼法之争[J];兰台世界;2014年13期
5 吴志辉;;清末“礼法之争”的评价与启示[J];人民论坛;2013年26期
6 孟祥沛;东亚近代法制史上的两次大论争——清末“礼法之争”与日本“法典论争”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3年06期
7 李晓明;清末礼法之争及其法哲学解析[J];河北法学;2001年04期
8 徐凤霞;小议唐代的礼法之争[J];华夏文化;2003年02期
9 李晓明;先秦礼法之争及其法哲学解析[J];当代法学;2001年09期
10 王姝苏;顾盈颖;;清末礼法之争[J];检察风云;2016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仁善;;尚未破解的“礼法之争”之谜——简论百年中国法律文化发展的两难[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肖明明;清末“礼法之争”与法律文化认同[N];人民法院报;2018年
2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检察院 徐清;温和的审视者:礼法之争中的赫善心[N];人民法院报;2018年
3 清华大学法学院 陈寒非;礼法之争关系现代中国路径走向[N];检察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显莹;清末变法中国情派的理论主张[D];烟台大学;2018年
2 向达;从文化的角度看清末礼法之争[D];湘潭大学;2004年
3 张晓敏;论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D];山东大学;2006年
4 巫鹏飞;清末民初和奸罪的发展及其原因[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5 张新慧;清末礼教派思想述评[D];山东大学;2008年
6 陈娟;礼法之争与礼法两派不同选择原因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8年
7 洪浩;论清末礼法之争[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丹露;晚清法理派思想中的儒学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徐曼曼;论张之洞“中体西用”的变法观[D];吉林大学;2017年
10 包亚娟;沈家本“会通中西”的法律思想[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79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3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