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9:1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同一时期(1835-1844)从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理性主义法律观开始,经过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转向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但由于两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经历的不同,为唯物主义法律观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是在旅英期间,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情况的考察,深入工人中调查,用直觉的实证的方法,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法律现象,阐明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彻底消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理性法律思想的影响,从而达到唯物主义法律观的门槛。在巴黎公设失败后,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上宣读了他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关于1871年法兰西内战的宣言》,后于6月13日在伦敦发表,这就是著名的《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也称为《法兰西内战》)。指出:夺取政权后立即创建法制的必要性;创建新型社会是人民法制的前提条件;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法制的基本原则包括立法与行政的统一、防止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法官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立法中坚持为劳动群众服务的方向。1871年巴黎公社是新社会的光辉先驱,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次伟大转机。在此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人类历史法律文化的发展规律,着重批判资产阶级的法学和法律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法学和理论体系。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的坚实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必须有独特的思路、完善的内容设计,并应该考虑到新世纪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研究首先应该是学术研究,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研究应该“走近马克思”、“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仔细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文本,详细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研;二是,要想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就首先应该注重传承的学术,要紧随先人的路子深入前行,使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研究真正变成一种传统。
【关键词】:法律思想中国化 法治理念 文化进路 国际视野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9.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1
- 1.1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8
- 1.1.1 课题研究的内容8
- 1.1.2 课题研究的方法8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8-9
- 1.2.1 国内研究综述8-9
- 1.2.2 国外研究综述9
- 1.3 文献综述9-11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概述11-16
- 2.1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与重大意义11-13
- 2.1.1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1-12
- 2.1.2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2
- 2.1.3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产生的重大意义12-13
- 2.2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内涵与特征13-14
- 2.2.1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内涵13
- 2.2.2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特征13-14
- 2.3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对先前法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4-16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演进历程16-25
- 3.1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第一阶段16-19
- 3.1.1 中国早期法律思想概述16
- 3.1.2 毛泽东的法律思想16-17
- 3.1.3 邓小平的法律思想17-19
- 3.2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第二阶段19-21
-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阐释19-20
- 3.2.2 从“法制”到“法治”转变20
- 3.2.3 “依法治国”的本质20-21
- 3.3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第三阶段21-25
- 3.3.1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法律观21-22
- 3.3.2 和谐法治观与民生法治观22-23
- 3.3.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3-25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当代实践与存在的问题25-34
- 4.1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当代实践25-29
- 4.1.1 法治文化方面25-26
- 4.1.2 法律立法方面26
- 4.1.3 司法制度方面26-27
- 4.1.4 执法方面27-28
- 4.1.5 法律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28-29
- 4.2 当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中存在的问题29-34
- 4.2.1 法治文化存在的问题29
- 4.2.2 法律立法存在的问题29-30
- 4.2.3 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30-31
- 4.2.4 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31-32
- 4.2.5 法学教育与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32-34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进路选择34-41
- 5.1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理念进路34-36
- 5.1.1 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实施34
- 5.1.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坚持与发展34-35
- 5.1.3 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35
- 5.1.4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断完善35-36
- 5.2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制度进路36-38
- 5.2.1 立法制度的完善36-37
- 5.2.2 司法制度的完善37
- 5.2.3 执法制度的完善37-38
- 5.2.4 守法制度的完善38
- 5.3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文化进路38-41
- 5.3.1 法制观念的塑造38
- 5.3.2 法学教育的完善38-39
- 5.3.3 学术研究的创新39-40
- 5.3.4 国际视野的借鉴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宣;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年10期
2 廖小波;霍敏;;毛泽东法律思想体系述略[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张薇薇;;论科学发展观在立法制度创新中的体现[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4 吴海苗;;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5 吴卫军;陈璇;;“以人为本”法律观的理论传承与现实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彭程甸;江泽民法治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玄玉姬;;构建和谐社会应坚持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J];湖南农机;2007年01期
8 陈根强;;论江泽民法治思想的价值目标[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蒋传光;张波;;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哲学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06期
10 高正文;行政法治:依法治国的关键与核心[J];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