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唐朝婚姻解除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20:18
【摘要】:婚姻解除制度是婚姻制度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它和婚姻制度同时产生,并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古代的离婚制度到唐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唐律》集封建法律之大成,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它在家庭婚姻制度领域所推崇和维护的伦理道德,对于稳定家庭关系,安定整个社会秩序,都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而且还直接影响了后代历朝,成为了后代历朝婚姻立法的典范,然而唐朝婚姻解除制度的形成和长期存在是有着它深刻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本文就唐朝婚姻解除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唐律》为蓝本,结合文献史料,从古代礼法及其宗法制度方面来探究其渊源和理论基础,进一步展现唐朝婚姻解除制度的特色。 本文的内容共包括五部分,在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创新点和论文的选题意义,并简要的回顾了该方面的主要学术成就。论文的第二部分探源了唐代的离婚制度,结合唐朝以前的一些婚姻离异观以及礼制中婚姻解除制度的体现,包括礼制下的出妻程序等,来展示唐朝离婚制度的渊源。在第三部分本文结合唐律以及文献史料来探讨唐朝对唐前离婚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唐朝对出妻制度,义绝制度,和离制度等的定位,以及这些制度所具备的条件和特点,如唐朝违律为婚的情况和后果。另外本文不是简单的去罗列内容,而是借助于史料去探究。比如文中的和离制度,通过放妻书等史料去展现和离制度的特点,去体现和离制度的程序要件。在本文的第四部分里,笔者还将借助于文献史料谈及这些婚姻解除制度在当时社会里的实践和运用情况。并讲述唐朝婚姻解除制度的程序和效力,展示唐朝的离婚制度在当时社会中的现实应用以及对当时社会家庭产生的影响。包括从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各方面的变化来透视当时的制度对个人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第五部分是笔者的结论,通过对唐朝每个离婚制度的研究,总结出该制度的特点,汲取其精华,以求能对当今的婚姻制度起到一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9;D9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胜芳;海峡两岸离婚制度比较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陈智慧;试论未成年子女在我国离婚制度中的地位[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03期

3 西德;;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J];楚天主人;1998年03期

4 张远辉;;我国大陆离婚制度选择之思索[J];经营管理者;2011年01期

5 刘玲;关于建立别居制度的探讨——从河北阳原法院推出“试验离婚”制度谈起[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李瑞轩;李冰;;从“和离”离婚制度看《唐律疏义》的历史独特性与先进性[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7 詹小彤;内地与香港离婚制度的比较[J];中国律师;2003年11期

8 王勤芳;林光辉;;论别居制度与离婚的关系[J];学术交流;2007年09期

9 王潇;;如何完善我国婚姻法中的离婚制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10 卢小龙;;法治视野中的离婚自由[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毕波;;现代媒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初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陈晨;;从形式审查到实质审查的转变——论我国婚姻登记行政诉讼的审查标准[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康娜;;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岑惠;;清代媒婆制与现代婚姻中介的制度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霍骞;;论夫妻婚内侵权的民事责任[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6 陆婉萍;;同居现象的法律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余文群;;试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8 赵翠华;;浅谈贵州黔南苗族婚姻习俗及其中的法律问题[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海霞 安徽省绩溪县民政局;对完善我国登记离婚制度法规的构想[N];中国社会报;2011年

2 江冬;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N];西部法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郑建玲;结婚离婚制度更具体[N];中国质量报;2000年

4 徐振兴;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N];中国档案报;2004年

5 广西大学法学院 朱菲菲;论婚约解除的民事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郭站红;婚后配偶一方变性应判决离婚[N];人民法院报;2006年

7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礼仁 罗红军 黄金波;借用他人身份证登记结婚的诉讼路径及效力判断[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李茜;法国:修改离婚制度惹争议[N];检察日报;2007年

9 孟桢尧;“网婚”遭遇法律盲区[N];重庆日报;2005年

10 孟桢尧;“网婚”索赔遭拒 凸显法律盲区[N];中国社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卡佳图;论马里夫妻制的改革[D];吉林大学;2010年

2 崔兰琴;唐以降传统法定离婚制度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刘增;婚姻契约观念的限度与嬗变[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雯莉;劳燕分飞为哪般?[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梅军;濒危的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伟峰;香火接续:传统社会的招赘婚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夏吟兰;论离婚自由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郑广淼;论婚姻关系中私法自治的界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鹏;唐朝婚姻解除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赵燕;登记离婚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刘艳;新中国离婚制度的演变及当代实施状况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4 王莹;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南善玉;中韩两国离婚制度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谢娇;唐代婚姻成立的禁止条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卓静;论我国的登记离婚制度[D];海南大学;2011年

8 骆小婷;登记离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9 李逸飞;近代婚姻习俗与婚姻法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菁蕾;汉字与婚姻制度演变简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2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52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0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