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对农村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0-08-09 16:52
【摘要】: 文章第一章首先阐释了争议、冲突和纠纷的区别和联系。冲突是升级的争议,争议或者冲突一般限于矛盾的双方之间。纠纷是争议或冲突的进一步发展,纠纷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文章随后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新特点,提出了纠纷解决机制的结果评价标准。 第二章以土地纠纷为例,对我国当前农村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特点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现行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困境。在法律的权威远没有树立,法治的大厦根基尚未夯实的情况下,村民被迫选择了代价最高的上访。 第三章首先对农村社会和农民法律意识进行分析。基于实用主义的传统,农民之所以不信任法律,是因为司法没有实实在在的给农民解决太大的问题。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再推进法治和有效的解决纠纷和人权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第四章论述了“什么是ADR?”和“ADR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ADR对应的含义应当是“选择性矛盾纠纷解决方式”。ADR的本质在于当事人对于争议解决的可自主选择性,体现的是矛盾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和诉讼解决方式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当事人的自主选择和法院的程序决定权都是需要在一定规则约束下来选择。文章最后论述了调解与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我国的传统调解毕竟是人治社会的副产品,我们对待非诉讼解决方式必须要采取比西方更多的规制措施,把传统调解已成功地转化成现代型调解,实现了法制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翔,罗燕莉;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J];新长征;1994年07期

2 陈垂文;;规范管理 利国利民——农村土地呼唤实现“有偿”使用[J];今日海南;2003年06期

3 冯周安;刘成旭;;土地承包法实施问答(三)[J];农业知识;2003年01期

4 苑海峰;;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经济成因分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08年度宁波市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工作先进单位的通知[J];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23期

6 黄永;;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之群体案件探析[J];农村经营管理;2009年10期

7 陈修玲;;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制度的策略思考[J];实事求是;2010年01期

8 沈季良;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新思考[J];党政论坛;1994年08期

9 齐红;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若干法律问题[J];中国土地;1994年09期

10 邓大才;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模式面临挑战[J];党政干部学刊;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莉;;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德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问题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韦仕鹏;;农村土地进入市场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杨晓艳;张云华;伍振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论文集[C];2010年

5 叶裕惠;;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6 崔姗姗;期海明;;试论我国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殷娜;吴佳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创新问题的探讨[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殷娜;吴佳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创新问题的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尚素玉;郑伟;;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服务思考[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阳旭;;农村土地流转中社保功能的分类体现与补偿标准的计算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雪峰;薄熙来王鸿举会见国土资源部领导[N];重庆日报;2008年

2 晓 文;规范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见习记者 胡楠邋通讯员 黄芹;检查农村土地工作[N];长江日报;2007年

4 记者 叶毓洲;继续做好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后续工作[N];孝感日报;2006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研究员 党国英;慎谈“革命” 多讲科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6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政协;调整政策 促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课题组 本报记者 蒋安杰 肖黎明;来自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调查[N];法制日报;2004年

8 邓二明;农村土地违法透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马俊 姜雪城;唤醒农村土地的融资功能[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王辉 张华;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N];农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林江;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王少国;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薛红霞;中国农村土地资产化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3年

5 黄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制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胡元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8 兰玲;我国农地两权关系演变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徐旭;沿海发达地区农地制度实证研究与思考[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陈天宝;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长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张志鹏;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赵俊锐;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分析及对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英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姜玉香;烟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赵建英;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问题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董凤梅;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汪燕;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李仁波;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及对策[D];延边大学;2010年

10 龙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7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87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