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转向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但一般而言还是仅仅限于哲学方面的解读,通过这一基础理论的视角去解读其它学科,从而构建一个新的实践论的理解方式的学科理论还并不繁多,但亦有一些学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实践法学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年来,中国的法治事业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依旧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之处。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的问题。在此前甚至于现在,中国的法治模式依旧处于文本主义的法治进路之中。在这种法治模式下,中国的法治不可避免地继续强调法律文本、注重立法活动,以至于法令繁多。由此更是导致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法律的订立、修改频繁,法律的稳定性、权威性受到冲击、破坏,法律条文内部体系不明、相互冲突等等。不仅仅是文本主义思想,就连注重本土资源的本土主义法治进路也容易走进法治的歧路之中:过于强调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着眼于某些地方形成的乡规民约,使法律没有一个基本的进步的思想的引导。在事实上,中国目前的法治现实中并不仅仅存有上述两种法治思想与做法,地方保护主义、唯西方论等等都在现实的法治生活中起着相反的作用。在中国实践法学派创立之前已经存在一些法学大家意识到了实践论视角下的法学对于现今中国法治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实生活的前进,越来越需要一个实践论的法学,在此背景下,中国法治实践学派便诞生了,并以此为契机使得实践论视角下的法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实践理论中的重要思想“实践理性”为写作中心,阐述法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实践法治的事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本文的整体架构包括四个大部分,分别为引言、法及实践理性:法的存在根基、法的实践理性之基本特质、实践理性视域下的法治建设。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引言由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和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三个部分组成。在选题背景与意义这一部分,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当今社会的法治发展所遭遇到的问题,并且希望通过对实践理性进行研究从而用一种新的视角为中国的法治事业作出不同以往的理解。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这一部分中,选取了国内关于实践法学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借鉴国外对实践思想的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与创新点里运用比较分析、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实践论的思想的解读以及阐述相关思想如语境论、辩证法与实践论的关系,深刻揭示法与实践理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部分则是通过比较各个历史时期哲学大家们对于“实践”的内涵的理解以及对比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来说明实践的深刻含义以及法的实践理性。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剖析实践的内涵,在通过比较不同理论思想中的实践的概念之后,明确了马克思的实践论中的实践概念的合理性,而后从实践的角度阐发了法的实践的本性。再从法与纯粹理性、实践理性之间的关系入手,详细阐述了法与实践理性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本文在这一部分中用三个小章节分别对法的实践理性的三个基本特质作出了详尽的分析:第一节内容通过比较实践论与语境论,揭示了二者之间在具体性、现实性以及目的性等方面的相通之处,由此表明了法的实践理性的语境论属性;第二节旨在阐述法的合目的性关怀的特质,在这一小节中,本文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揭示了法的善的属性,并从实践理性的角度阐明了法之善的实践理性;第三节通过比较以往的辩证法的概念来论证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性,以及澄清了以往对马克思的辩证法的误解来揭示法的实践理性的辩证本性。第四部分收束全文,并对以往中国的文本主义法治进路以及本土主义法治进路进行反思,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提出实践主义的法治方案并论证实践主义法治进路的合理性。
【学位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璐;;康德的意志概念的两个方面:实践理性和自由抉择[J];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3期
2 姚建宗;;中国语境中的法律实践概念[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3 何荣卉;;康德道德哲学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4 俞吾金;;论实践维度的优先性——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J];现代哲学;2011年06期
5 雷磊;;实践法学思维的三个层面[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6 武建敏;;实践法学: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7 熊晓琼;;个体善与城邦善之间的统一如何可能——基于亚里士多德的讨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8 武建敏;;实践法学的哲学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3期
9 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李桂林;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J];现代法学;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2 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晓沫;对自由的实践哲学理解[D];吉林大学;2014年
2 王田园;法治实践过程中的道德基础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珊;实践理性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6年
4 张超;实践理性维度下的法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
2810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1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