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试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对蒙古地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9-04 20:17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是清政府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采取的一次至上而下的改革活动。在此期间,清政府在蒙古地区推行和采取了种种具有明显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政策措施。其中,对蒙古民族的历史命运影响最大,给蒙古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面貌带来剧烈变化的,就是强行放垦蒙地、筹蒙设县、强化(清朝)军政统治,彻底转变对蒙政策、全面剥夺蒙古地区原有自主权益。这样的一体化为目标的政策,在一定地区、一定层次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实边固圉,抵御海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把西方文明和先进的文化或多或少地传到了地处北部边疆的蒙古地区,给被封禁了数百年的蒙古社会带来了一些新的生机。一些王公上层在向清廷上呈种种图强新政奏议,同时,也实际兴办了一些具有近代新式特点的学堂、邮电、工商实业等事业,有利于改革和发展蒙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利于巩固边防。 本文通过考察清廷在预备立宪活动期间转变对蒙政策的历史背景基础上,对清末蒙古地区预备立宪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探讨,重点研究分析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在蒙古地区的体现以及采取的“新政”措施,最终论证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对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司法制度方面带来的重大影响。
【学位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929;D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瑞;;清末新政失败原因述论[J];传承;2011年20期

2 赵越;;浅析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发展走向[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3 陈敬;;知识分子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路径选择[J];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黄东;;法治视野下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百年之转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全生;;清末新政是一柄双刃剑[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2 陆兴龙;;《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3 郭绪印;;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罗群;;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晚清军事变革的制度分析[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5 段芳;;中日近代第一部学制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简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7 ;本刊第11—19辑目录[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8 贾小叶;;晚清督抚西学观念的演进——以沿江沿海督抚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9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法制改革[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10 陈争平;;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工商社团的社会整合作用[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熊月之;清末新政与危机的纠结[N];文汇报;2011年

2 高放;清末新政的成败[N];学习时报;2011年

3 李细珠;关于清末新政研究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王频 葛玉红;换个角度看清末新政[N];光明日报;2007年

5 赵林凤;对清末新政的再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胡孝文;也说慈禧及清末新政[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郭世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N];光明日报;2002年

8 李学峰;30年来清末新政研究述评[N];团结报;2009年

9 陈国威;重现端方的现代化先驱形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肖世杰;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07年

3 柴松霞;出洋考察团与清末立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崔志海;美国政府与晚清朝政(1901-1912)[D];复旦大学;2008年

5 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穆键;《皖政辑要》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廖志坤;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奎;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社会经济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洪军;清代按察使历史角色及其嬗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许效正;清末民初庙产问题研究(1895-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爱如娜;试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对蒙古地区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苏媛媛;清末新政时期的乡村民变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苏明强;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江晓;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法规的建设[D];青岛大学;2010年

6 吴鹏;清末新政时期长沙城市文化发展与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芳芳;清末新政时期新疆财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徐保安;清末开官智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邹洁;清末新政中的进士留洋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2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12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